云报平台

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内容详情
2008年11月20日

那一年我砸碎了妻买的金边碗

□王弋

改革开放30年,家之变迁,真是一言难尽。

就从“为天”之“食”说起吧。人要吃饭,就得有锅碗瓢勺。尽管父母“抓革命促生产”一年又一年,留给我们的仍是那“土屯子”、“窑钵子”、“竹筒子”……煮饭烧草如烧窑,一口水迟迟烧不开。遇到阴雨天,草潮,那一轰一熄的火,满屋乱窜的烟,由不得妻要发牢骚。而我这人有个脾气,就烦别人怕“艰苦”,妻“进攻”,我必“回击”,那时家中常常“乌烟”加“斗气”,好不窝囊。

记得有一天,我回家正为缺钱到生产队称粮犯愁(因我一人在乡里每月拿30多元工资,妻劳动工分不够就得拿现金凑)。妻不知好歹,讨好似的喜滋滋地搬出10只金边小花碗,说是家中尽是些“粗大黑”,难看!“我刚从供销站买的,三角三分钱一只,便宜哩!”我一听顿时火冒三丈,当即责怪:“家中锅都要揭不开了,谁叫你还买这‘洋货’?”说着便抓起一只猛砸于地,碗碎了,妻委屈得直哭,我在一旁难过得心也要碎了。

说心里话,我何尝不想端着小金碗,再举起象牙筷,那有多高雅!可眼下用这种洋碗盛麦糊就咸菜,配吗?小孩吃饭大碗还要装两三次,用这“大酒盅”吃饭来来回回的折腾,图个啥!还有,这买碗的钱,可先用来买口粮,或者腌咸菜、给孩子交学费,可让我少焦多少心思,少死多少细胞,压在这“洋货”上,值吗?

斗转星移,这揪心的日子终于过去了。改革开放,人们一心一意抓经济,甜蜜的生活也一天天跟着到来。先是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妻边种田边帮供销社经营的代销

点卖货,收入增了,心情也好了。我的工资亦连连上调。没几年,城乡工业大发展,妻和孩子们随我进城一个个有了工作。随着饭桌上菜肴的增多,全家人饭量也减少了。开放的大潮使我深刻领悟到,人生在世,害怕“艰苦”不行,但甘于“艰苦”也不行。要在艰苦中不断开创幸福文明的新生活。

前些年,我出差特地从宜兴带回几扎子精致碗碟,又从北京人民大会堂买了几把象牙筷,算是向妻及孩子们赔礼补情。很快全家又搬进了新套房。家中煤气灶、彩电、空调、全自动洗衣机以及电脑、照相机等应有尽有。我退休后正好在家看看报写写稿,每每有文章上报、获奖,原来只有初中文化但早已丢进锅台的妻子也养成了读书看报的习惯,每天邮递员车铃一响,就抢着往门外跑。她日积月累不仅拾回了文化,还增长了许多知识,明白了许多事理,熟悉我们过去的人,都说我家变了,变得殷实且有文化味了。

其实,这不仅仅是我一家的变化,也是我国大多数人家的变化,是改革开放带给我们的喜人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