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报平台

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内容详情
2008年11月20日

芦花飘处是故乡

□梁红星

在老家的堂屋旁,有一池水塘,因其形状呈三角形,村里的人便叫它“三尖塘”。“三尖塘”的中央后来隆起了一个小土堆,后来土堆变得越来越大,上面长满了芦苇。每到春天,苇芽子或粗或细地从土堆里拱了出来。仿佛一夜间,芦苇就长得比俺们这些孩子们还要高。

每年端午节到来之前,正是芦苇疯长的季节,这时的苇叶绿得泛着油光。一大早村里的女人们便拿着镰刀来“三尖塘”选苇叶,在“三尖塘”里洗涮干净后,准备回家包粽子用。

乡下的孩子不懂啥叫规矩,个个都很顽皮,越是大人不让做的事情,在没人注意的时候偏偏要去做。下了学,书包往家一扔,俺们就一起跑到“三尖塘”里玩耍。从塘边“一猛子”扎下去就能游到塘中的芦苇丛里。在芦苇丛里不是捉迷藏,就是抽出芦苇芯做苇笛,做成的苇笛吹起来声音很脆,也很好听。

春去苇叶青,秋来芦花白。芦花初开的时候像个少女,一簇簇羞羞答答地低垂着芦絮。不久便张扬了起来,芦苇们像一群胜利的士兵,一个个高挺着“脖子”,晃动着灰里泛白的芦花,显摆着自己的成熟。

就是这不起眼的芦花却温暖着俺儿时的乡村。小时候,人们的日子过得很苦,很少有人家愿意买鞋子穿,都是女人们就着油灯纳底子绱鞋,一双布鞋做出来,就算手快的女人也要用上十天半个月。摊上谁家孩子多穿鞋费,女人们做的鞋就供不上孩子们穿。于是,村里有手巧的男人便开始用芦花扎鞋,人们把这种鞋叫做“毛窝子”。用芦花扎出来的“毛窝子”,穿在脚上可暖和啦,还可以穿着踏雪踩水,一个冬天的脚都不会挨冻。热心肠的光华叔是村里扎“毛窝子”的一把好手,秋闲里村里就开始有人拿着芦花请他帮忙给孩子扎“毛窝子”,光华叔都是有求必应从不拒绝。

那时,村里的人们都是用大紫(大芦苇)打笆,小紫(细小的芦苇)苫屋,屋子里冬暖夏凉。还有手巧的人,用苇蔑编苇席。像秫秸一样的芦苇经过一番泡、剖、顺、轧等工序,便可以用做编苇席的原料了。织出来的苇席还能拿到集市上去卖,在那时一张苇席能卖上三四块钱。

离开故乡已经二十多年了,但时常会想起那童年时的老屋,老屋旁的“三尖塘”,在“三尖塘”里的芦苇,儿时的苇笛,还有光华叔扎的毛茸茸的“毛窝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