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报平台

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内容详情
2007年07月20日

我要向生命打一张借条

———记盐都区人武部优秀职工徐兆学

魏彧晖 沈为民

 

众人无私的关爱,唤起了我与病魔抗争的决心,党和人民给了我第二次生命,我要向生命打一张借条,在有限的时间里多做一些工作,报答领导和同志们的关心厚爱……

 

——摘自徐兆学事迹报告材料

 

年初以来,有这样一个感人的故事,一直在盐阜大地上广为传诵:一名普通的人武部职工,5年前身患白血病后,坦然面对死亡,抱着活着拼命干、死了不遗憾的信念,顽强与病魔抗争,将全部精力投入到钟爱的武装事业中,不仅使死神望而却步,而且用工作实绩赢得了大家的信赖和敬佩。

他就是盐都区人武部军事教员兼通讯报道员徐兆学。

3月14日上午,徐兆学先进事迹报告会在盐城军分区举行。一件件平凡的小事,一幕幕感人的场面,让全区官兵和职工在一次又一次的感动中经受了情感和心灵的洗礼.

——从“文弱书生”到“精武标兵”

 

“军营把我锻造成一条硬汉”

 

尽管过去了20多年,但徐兆学讲起他当兵时的经历,仍然激情似火,滔滔不绝。

出生在盐都区北龙港镇一个普通农家的徐兆学,1979年秋天,以优异成绩考入盐城地区卫校,毕业后被分配到北龙港镇卫生院当了一名医生,从此吃上了“皇粮”。

虽然有了一份童年伙伴羡慕的工作,但从小就向往绿色军营的徐兆学,对部队充满了感情。1983年10月,他不顾家人劝说和女友分手的通碟,毅然放弃医生职业,应征入伍来到上海市公安局武装民警科反恐防暴大队,当了一名武警战士。

军人历来都是与奉献和汗水相伴的。跨进军营大门后,徐兆学才知道军人两个字的份量。徐兆学所在的部队是上海市组建的第一支武警反恐防暴大队,执行急难险重任务多,军事素质要求高,训练强度大。新兵第一个月,五公里越野不及格、单双杠上不去、射击经常吃“鸭蛋”,文弱书生徐兆学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为提高军事素质,从不服输的徐兆学豁出去了。那是一个寒气袭人的冬季。在朝霞和暮色中,战友们经常看到一个不知疲倦的身影绑着沙袋跑五公里;跪姿据枪瞄准,膝盖红肿仍然一动不动;练习倒功,双肘血肉模糊……就凭这股“蛮劲”,不到一年时间,徐兆学被大队评为训练标兵,并在同年兵中第一个当上了班长。

过硬的军事素质,为履行军人神圣使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1985年4月22日下午2时许,有3名持枪歹徒在民警追捕中闯入上海南市区大浦桥路段一居民区,一家父子俩被劫为人质,歹徒要求警方提供车辆逃出市区,否则就杀害人质,情况万分危急!

市公安局指挥中心命令反恐防暴大队迅速到现场解救人质。由于案发现场处于闹市区,出事地点位于一幢六层楼的四楼,正面强攻行不通。大队长命令徐兆学组织人员从楼顶用绳索破窗入室解救人质。

接受任务后,徐兆学带领本班三名战士同时从四楼南北两面破窗而入,在歹徒还没反应过来的时候,迅速将歹徒制服,没费一枪一弹,人质被成功解救。

从处理突发事件到担任警卫任务、押解人犯,徐兆学一干就是五年。

1986年9月中旬,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访华在上海期间,徐兆学所在中队担负随从警卫任务。随从警卫责任重大,徐兆学带领全班战士24小时站岗巡逻,每天休息三四个小时,有时一天只吃两顿饭。经过大家共同努力,圆满完成了警卫任务,得到外国同行的一致称赞,树立了中国武装警察的良好形象。

徐兆学当班长四年,无论是负责安全警卫,还是执行武装押运、长途押解人犯等任务,从不顾个人安危,始终冲在最前面。四年换了四茬兵,都与他结下了深厚的感情,直到现在,他班里的战士还经常从天南海北给他写信、打电话。

谈到这些往事,徐兆学深有感触:“这些年来,我工作和生活中遇到很多挫折,之所以能闯过来,是部队给了我战胜困难的信心和勇气。”

(徐兆学(中)为民兵讲解高机操作原理)

 

——从武装部长到水电维修工

 

“把每项工作都干好是最幸福的事”

 

1988年10月,徐兆学退伍返乡。军旅生涯给徐兆学铸就了爱岗敬业、恪尽职守的优秀品格。

组织上安排他到盐城市缫丝厂任人武干事。新的工作岗位对徐兆学来说又是一次全新的挑战,专业不同,但干好工作的标准都是一样的。

在人武干事岗位上,徐兆学始终坚持以军人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悉心钻研武装工作业务,多次带领民兵出色地完成了厂区安全警卫、辖区治安联防、军事训练考核、抗洪抢险等任务。一年后,他被提升为缫丝厂武装部部长。担任厂武装部部长9年,工厂连续9次被区政府、区人武部评为“人民武装工作先进单位”,两次被市政府、军分区评为“先进厂矿企业人武部”。

1997年10月,区人武部领导找徐兆学谈话,准备安排他到区人武部工作。那时,徐兆学犹豫了。一边是钟爱的武装事业,一边是正在改制的企业,企业改制后自己作为中层干部,将有30万元的股份,每年分红可达8万余元。但不到人武部工作,企业改制后将永远离开自己热爱的武装事业。凭着对部队的特殊情感,对军事工作的热爱,经过反复考虑,他最终选择了武装工作,成为一名民兵训练基地教员。

从企业武装部长到人武部一名普通职工,徐兆学无怨无悔。担任民兵训练基地教员后,他思考最多的是如何提高民兵预备役人员的军事素质。

1997年12月,徐兆学随部机关工作组到基层检查考核年度人武工作时发现,全区大部分新任民兵营长军事知识缺乏、民兵工作业务不熟。经过一个多月的调查研究,他向部党委提出了每年举办两期新任民兵营长培训班的建议,建议得到采纳。

根据徐兆学的特长,部领导安排他担任民兵营长集训队指导员。他和集训队长一起带领民兵营长学政治、学军事、练指挥,有效地提高了民兵营长的军政素质,为基层民兵工作注入了新的活力。

1998年8月,军分区命令区人武部组建预备役警侦、通信、工兵3个连队,要求20天内完成组建任务。在时间紧、任务重的情况下,部党委决定由军事科参谋李朝龙和熟悉兵员情况的徐兆学具体负责组建工作。受领任务后,他们与各镇领导、专武干部一起制定工作计划,协调办公用房,落实组建经费,组织人员政审,17天跑了52个基层民兵营,提前完成了组建任务,受到军分区的通报表彰。

部里老办公楼和部分公寓房建于上世纪六十年代,供水、供电线路严重老化,经常因停电停水而影响日常工作。根椐徐兆学同志担任民兵训练基地教员工作季节性较强的实际,部里安排他兼任水电维修工。

水电业务一窍不通的徐兆学,对能否做好这项工作心里没底,但看着领导和同志们信任的目光,他鼓足了勇气,在配齐修理工具、买来相关书籍悉心钻研的同时,主动跑到建筑工地拜师学艺,经过半年多的摸索,基本掌握了水电维修技术。

1999年夏季用电高峰期,部机关陈旧老化的供电线路不堪重负,经常引发配电箱跳闸,在徐兆学的建议下,部里决定更换供电线路。

为了不影响部机关正常办公,徐兆学利用中午和晚上下班后的时间更换供电线路。中午,屋顶天花板上的温度有时高达40多度,他硬是冒着高温施工,常常是汗流夹背、头晕眼花,实在太累了,就稍微休息一下,又投入到工作之中,预计15天完成的工作,5天就全部完工,仅此一次就为部里节约维修经费近3000元。

徐兆学业余时间喜欢写写小稿子,有时也能发表一两篇“豆腐块”,但没想到会走上新闻通讯报道员的岗位。

2000年3月,政工科干事李华林转业,新闻通讯报道工作一时无人接手,部里决定由徐兆学兼任报道员。凭着对工作的热情和对武装工作的挚爱,徐兆学走马上任,承担了部里的新闻报道工作。

新闻报道工作看起来容易,干起来难。人、专武干部职工和民兵预备役人员热爱国防、献身国防的事迹,时常让他感动。刚开始,徐兆学坚持每天写一篇稿件,结果如泥牛入海,杳无音信。

一次次的失败,使支持他的同事都抱怨他接手的工作太多,徐兆学却说:“把每项工作都干好是最幸福的事。”

实践使他感到,搞新闻报道工作光凭热情是不够的,还要扎扎实实地打好基础,只有逐步掌握写作技巧,才能迈进新闻的大门。

书本是最好的老师。他购买了《新闻写作入门》、《新闻理论与实践》等业务书籍,如饥似渴地攻读,并连续两次参加《解放军报》新闻函授中心的学习,对于编辑老师的每句点评,都反反复复地看,逐字逐句地读。他还潜心学习报刊杂志上的优秀范文,认真收集、积累人武工作先进典型和模范事迹材料。

付出终有回报。徐兆学从事新闻报道工作的第一年就收获颇丰,先后在《解放军报》、《中国国防报》、《人民前线》、《基层生活》、《东海民兵》等报刊上发表稿件20多篇。

徐兆学没有特别的业余爱好,他平时想得最多的是工作,谈得最多的也是工作,忙得最多的还是工作。与他共事十多年的仓库技术副主任李越山说:“只要一有任务下来,徐兆学就特别兴奋。”

 

——用毅力和奉献抗争病魔

 

“快乐就在岗位上,生命就在事业中!”

 

生命是美好的,但它属于人只有一次。任何人都扼不住命运的咽喉。

干人民武装工作得心应手,徐兆学追求不止。但命运总是会捉弄人,人生的一场灾难正悄悄地降临到他的身上。

2002年元月28日上午,徐兆学正在组织民兵训练,突然鼻子出血不止,晕倒在地,众人七手八脚把他送到医院,经检查诊断,结果很残酷:急性淋巴性白血病!

在得知病情真相的那一刻,徐兆学惊呆了,不舍、担忧、绝望、恐惧……背着人他悄悄地流下了眼泪。他才37岁呀,正是人生最美好的时候,还有那么多事情等着他去做。

在苏州治疗期间,部领导和同事们都去看望、鼓励他,部领导还协调有关部门为他解决了部分医疗经费,多次派人陪护,发慰问电,寄鲜花。住院期间,徐兆学翻阅了大量白血病方面的书籍,请教医生,知道自己还有时间同命运赛跑。

徐兆学的心情渐渐开朗起来,不再消极地等待死神的来临,他开始与死神抗争。此时的他,一边配合医生的治疗,一边关注部里的工作。

化疗十分痛苦。在长达6个月的药物化疗期间,徐兆学经受了常人难以想象的痛苦,头发几乎掉光,经常恶心、呕吐,吃不下饭,瘦得皮包骨头,但他始终保持以顽强的毅力和乐观的精神,主动配合治疗,坚持每天锻炼身体,帮助医生、护士、病友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乐观,是最好的抗癌良药。经过集中治疗,他的病情得到初步控制。

出院一个星期后,徐兆学坚持上班,部长、政委看到脸色苍白的徐兆学,心里不是滋味:“兆学呀,兆学,工作的日子长着呢,你怎么能把自己的命不当回事呢!”

妻子和儿子知道他的性格,暗自流泪,徐兆学没有哭,他平静地说:“我知道,这病不好治,随时都可能要命,可是等着死也是一天,干点有意义的事也是活一天,还不如和大家一起多干些事,这样我心里踏实。”

 

(徐兆学带病采访民兵抢险场面)

 

2005年4月,市政府、军分区组织城市防空袭演练,区民兵高射机枪和红缨─6导弹分队担负空中防御任务,当时没有高机教员,在厂人武部做了9年高机教员的徐兆学主动请求参加,可部领导怎么也不答应。在他的再三请求下,部长才准许徐兆学协助军事科戴参谋负责训练工作。

徐兆学凭着过硬的军事素质,同时担任高机教员和高机防御作战指挥员。他每天和民兵一起训练10小时以上,一天下来全身乏力,好几次鼻子流血不止,坚持不下训练场。训练间隙,他与民兵一道研究提高训练质量的方法途径,根据高机没有模拟弹的实际,建议用冲锋枪代替高机进行模拟实弹射击,极大地增强了演练的效果。

4月25日,军分区组织演练。徐兆学现场指挥盐都和亭湖两个民兵高机分队,圆满完成了城市防空袭演练任务,得到现场观摩的省军区和军分区首长的高度评价。

生病后的徐兆学经常说的一句话就是:“快乐就在岗位上,生命就在事业中!”

同年6月,省军区组织红缨─6导弹分队实弹射击考核,徐兆学又主动请战,部首长考虑到海边的高炮靶场生活条件艰苦、气候异常,担心他身体吃不消,坚决不同意他参加。

徐兆学却对部领导说:“我是死过一次的人,别无所求,我要向生命打一张借条,多为部里做些事”。徐兆学不顾部首长和战友们的阻拦,打起背包请朋友把自己送到了海边训练场。

 

(徐兆学是部里的多面手   图为他正在修理汽车)

 

当时正值夏季,他白天顶着热日曝晒,组织民兵训练;晚上不顾蚊虫叮咬,坚持撰写训练研讨文章和新闻报道。半个月的训练,徐兆学变得又黑又瘦,像换了一个人似的。他撰写的新闻稿件和研讨文章有5篇在报刊上发表。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训练考核取得了首发命中的好成绩,为全市人民争了光。

徐兆学就在我们身边,他很平凡,又不平凡,参加工作24年,先后受到公安部嘉奖一次、上海市公安局嘉奖四次,盐城市政府、军分区嘉奖两次,多次被盐都区政府、区人武部、区公安局表彰为抗洪模范、优秀专武干部、治安保卫工作先进个人。

采访快要结束时,我们问是什么原因支撑他走到现在。他说:“人之所以活着,是因为有一股气支撑着,这股气就人的精神,只要精神还在,人就不会倒。”

今年43岁的徐兆学,看上去略显憔悴。但是,病中的他却依然精神振奋,斗志昂扬。一个奉献不止的共产党人,生命永远绚丽,生命之歌永远高亢!

真水无香,愿生命永恒。

    

【编后语】徐兆学作为一名普通的人武部职工,他始终牢记自己的职责,无论在什么岗位,都能做到恪尽职宁,干一行、爱一行、精一行。特别是身患白血病后,能坦然面对死亡,抱着活着拼命干、死了不遗憾信念,顽强与病魔抗争,仍然工作不止,用崇高的品质和一流的工作实绩赢得了大家的信赖和敬佩,表现出一名共产党员强烈的事业心、责任感,为广大人武部职工树立了一面光辉的旗帜。

据了解,部队调整精减后,军分区人武部系统人少事多的矛盾比较突出。职工队伍是人武系统的一支重要力量,发挥职工的作用显得尤为重要,徐兆学同志不仅是人武系统广大职工勤奋学习、爱岗敬业、以部为家的优秀的代表,也是值得我们党员干部学习的好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