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报平台

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内容详情
2007年03月30日

盐都区筹建董加耕展览馆

向海内外征集史料和实物

近日,盐都区决定面向海内外征集相关史料和实物,筹建董加耕展览馆。展览馆建成开馆后将在弘扬董加耕精神,教育青年一代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荣辱观,积极投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加快文化盐都的建设步伐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董加耕展览馆拟设“热血青春”、“激情岁月”、“金色人生”、“璀璨群星”、“迎宾厅”和“影视厅”等6个厅室。为丰富充实展览的内容,再现董加耕不同时期的光辉业绩,现面向海内外征集以下史料和实物:原始实物,如六十年代董加耕务农时使用过的生产工具、生活用品、粮票、布票等,老照片、通讯信函、邮件、董加耕亲笔题词、宣传董加耕的报纸、刊物等原物(件)或复件;董加耕在农村和广大群众同呼吸共拼搏的图片、文字,以及以此题材创作的雕塑等;董加耕和全国知青代表、英模等交流往来的相关资料;董加耕在不同时期活动的故事,作家撰写的通讯、报道、小说、散文、诗歌、回忆录、连环画、照片和董加耕创作的诗歌、论文等;以董加耕事迹为题材创作的歌曲、戏剧等;各级领导为董加耕展览馆题赠的题词、书画艺术家为董加耕展览馆题赠的书画作品等;中国知青档案、实物,如知名知青档案或有特色、有个性的普通知青档案;共和国百名英模档案;建国五十周年五十人档案;中国青年杂志创刊百年百人档案等,以及其它一切与董加耕有关的史料实物。

董加耕展览馆筹建处将为在筹建中提供史料实物有突出贡献的单位或个人颁发荣誉证书,并以媒体报道、勒石纪念、设立专柜永久陈列等多种形式表示感谢。

 

相关链接:

董加耕,一个传奇式的人物。现任江苏省盐城市盐都区关工委副主任。1940年冬,出生于葛武镇董伙村,原名董家庚。1961年他放弃去北大哲学系深造的机会,毅然走上了“立志务农、建设新农村”的道路。1962年8月8日,《新华日报》以《目标始终如一》为题,率先报道了董加耕回乡务农前后的经历,在青年读者中引起了积极的反响。1964年1月,共青团江苏省委发出了开展学习董加耕活动的通知,同年3月,中共江苏省委发出《关于宣传和开展学习董加耕的通知》。1964年1月,《中国青年报》发表社论,3月《人民日报》也发表社论,充分肯定了董加耕的壮举。

20世纪60年代,共和国千千万万的青年唱着“学习董加耕,立志干革命”的歌曲,浩浩荡荡地投身于上山下乡的巨大浪潮中。其“身居茅屋,眼看全球;脚踩污泥,心忧天下”的壮志胸怀曾同样激励和影响过前苏联、罗马尼亚、阿尔巴尼亚、越南、菲律宾、柬埔寨等国家数以百万计青年的人生选择和生活轨迹。

历任共青团盐城地委书记、盐城县委副书记、第九届共青团中央委员、第十届共青团中央筹备组副组长、第三届全国人大代表、主席团成员、执行主席,第四届全国人大常委,公社、乡镇党委副书记、副乡长,县乡镇企业局副局长、县政协副主席等职。

毛主席70岁生日请他作客。毛主席逝世时,他是唯一特许守灵7天7夜的年轻人。“文革”中历经种种磨难,“九死一生”,然而面对人生的巨大落差,他的理想没变、信念没垮。“人贵有志、志贵不移”。1999年建国50周年前夕,党和国家有关部门编辑出版《共和国英模人物》,遴选100名英雄模范,董加耕名列其中,成为盐城人民的骄傲。

(王登佐  朱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