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报平台

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内容详情
2007年03月07日

盐渎人物谱(六)

苏北鲁迅宋泽夫

□  严克仁/搜集整理

宋泽夫(1872-1942),原名殿康,字润,盐都秦南宋村(灯塔村)人。一位忠贞不渝的爱国主义者,盐阜地区新文化运动的先驱,进步教育家。陈毅同志曾称赞他是“苏北的鲁迅”。

说到鲁迅,人们自然忘不了那两句掷地有声的著名诗句:“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这正是宋泽夫一生的写照。

宋泽夫童年失去双亲,由伯父宋翰西抚养成人。少年时就学于西汉张(地名)俞墨之先生门下,1895年赴淮安会试名列第一,中秀才。1906年,考入南京宁属师范。毕业后回到盐城,在沙沟创办小学,宣传革新。1910年,发起成立 “西南乡自治会”,声援孙中山先生的革命活动。1912年民国成立,任国民党盐城支部长。1918年,任县助学所所长,热衷于兴办教育事业。“五四”运动后,在新文化思潮的影响下,他写了“圣人不死,大盗不止”等文章,抨击北洋军阀的罪行,呼吁爱国救国,反对复古奴化,提倡白话文,主张男女同学,推动了盐阜区的新文化启蒙运动。1924年,宋在自己家乡宋村创办了亭湖中学,自任董事长。亭湖中学在抗日战争中培养了大量人才,不少人后来成为共产党和国家的优秀干部。1938年,宋出任盐城县抗日同盟会会长。县抗日民主政权建立后,历任盐城县中学副校长,盐城县参议会参议长,盐阜区参议会副参议长等职。

1911年至1922年,盐城屡遭水旱灾害,农民生活极端困苦,苛捐杂税依然十分沉重。宋泽夫愤而上书盐城县府,要求澄清吏治,革除积弊,取消苛捐杂税。同时,组织农民进行抗粮斗争,遭到江北都督蒋雁行电令通缉。1913年初,盐阜一带盗匪猖獗,为使百姓免除侵扰,盐城设清剿分局,宋泽夫毅然出任副办,对罪大恶极的匪首坚决镇压,匪情一时匿迹。同年3月,袁世凯妄图恢复帝制,并策划刺杀了国民党领袖宋教仁(字渔父),宋泽夫为宋教仁追悼大会写了一副挽联:“杀不尽宋渔父,忙坏了曹阿瞒”,揭露袁世凯窃国阴谋。为此,又遭当局通缉,被迫避居南通。1913年底,蔡锷在云南组成讨袁救国军,宋泽夫在南通竭力规劝担任镇守使的同乡人管继青响应蔡锷倒袁。孙中山逝世,宋泽夫写了一副挽联:“渔父在天,忽逢知己;列宁死后,几见斯人?” “九·一八”事变后,宋泽夫发表一篇题为《青天白日哪里去了?》的文章,文中写道:“中华民国除了一面旗子而外,却从何处再去寻青天白日!” 1933年3月,又有《聪明亡国》一文,讽刺蒋介石“攮外必先安内”的“聪明”政策。宋泽夫因此多次遭到当局的明文通缉和特务暗算。但他始终恪守自己的誓言:“头可杀,不可磕,腿可断,不可屈”。

抗日战争爆发后,宋泽夫作为第五战区盐城县抗日同盟会会长,积极发动群众,宣传抗日。1940年,新四军到达盐城后,他热烈欢迎新四军,并担任盐城县临时参议会参议长。1941年夏,日本侵略军大举扫荡苏北,在盐城一带到处建立据点,推行伪化。宋泽夫毅然返回离敌据点秦南仓只有二里路的老家宋村,出任乡长,领导乡亲们抗敌锄奸反伪化,坚持原地斗争。并留“遗嘱”:“我被俘,不‘赎票’,我遇害,不收尸”。

1942年3月18日晨,在日伪军一次突然袭击中,宋泽夫被俘。敌人严刑拷打,将他倒悬在木柱上,打得遍体鳞伤,血流满面。4月8日,宋泽夫被日军押往泰州。日伪当局一反常态,请宋泽夫当盐城县县长。宋泽夫严辞拒绝。敌人无可奈何,只好把他押回盐城软禁。又送来“苏北行营高等顾问”的聘书,被宋泽夫撕得粉碎。他在笔记中写道:“江山好改,秉性难移,我的意志绝不为之动摇,我的毅力绝不为之消失”。后经共产党和民主政府营救,宋泽夫终于脱险。

宋泽夫出狱后,仍积极从事抗日工作。1942年10月,他以“德高望重”被举为盐阜区首届参议会副议长。因伤痛复发,移往时杨庄疗养。养病期间,他叮咛嘱咐来看望他的人:“一条路,共产党。”直到病危时,还猛击板壁大声呼喊:“抗日杀汉奸!”1942年12月10日下午4时,宋泽夫不幸病逝,终年70岁。

1992年,后人编辑出版了宋泽夫遗著《横眉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