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2008年08月12日
以一颗感恩的心回报社会
□陶根阳陈雁程
徐兆学至今难以释怀,在他历经坎坷与遭受病魔摧残之时,有多少好心人向他伸出了援助之手,得到领导和同事们的多少关怀和支持?为此,他倍感社会主义大家庭的温暖,同时铭记“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之古训,抓住一切机会,以一颗感恩的心,身体力行,乐于助人,回报他人,回报社会。
这些年,徐兆学曾资助过贫困孩子上学,资助过贫困户脱贫,乐此不疲地当好人武部家属院里的“义务修理工”。谁家水电设施坏了,他是随喊随到;那位同志有困难,他是主动相助,有求必应。
2006年12月的一天夜里12点多钟,一阵急促的敲门声把兆学从睡梦中惊醒。他连忙起床,打开门一看,原来是邻居于奶奶。于奶奶的老伴已经去世,子女都不在身边,家中卫生间的进水管突然爆裂,不断向外喷水,吓得她连夜摸到徐兆学家,求兆学帮忙。虽然时值隆冬,但徐兆学还是一边安慰老人,一边急忙穿好衣服,带上工具,迅速来到于奶奶家中。室外是滴水成冰啊,而徐兆学顾不得自来水的刺骨寒冷,奋力抢修了一个多小时,等他更换好爆裂的水管,帮助老人清理完室内积水,拖着疲惫的身子回到家里时,已是凌晨两点多钟。
徐兆学在盐工作时间长,同学多、战友多、同事多。人武部干部职工有什么困难找到他,他总是尽心尽力帮忙解决。2006年8月,部里两名干部家属经分区批准随军生活,急需尽快办理落户手续,否则就会影响小孩子准时入学,可这两名干部当时都在外地参加上级组织的集训。怎么办?就在他们焦急万分、一筹莫展的时候,徐兆学主动与公安和教育部门联系,帮助他们及时办理了家属户口迁移和小孩入学手续,解决了他们的后顾之忧。
徐兆学平时很节俭,衣服总拣最便宜的买,一双皮鞋要穿上几年,尽管自己治病时还欠亲戚朋友十几万元债务,但他对有困难的人总是慷慨解囊,并给予精神上的安慰和帮助。
俗说,久病成良医。早在自己住院期间,徐兆学就给病友们介绍抗击病魔的经验体会。此后,他时常应市三院的邀请,带着食品和治疗血液病方面的书籍,来到病房看望白血病患者,围绕白血病话题,以亲身经历鼓励患者积极配合医生治疗,保持乐观精神,用顽强的毅力与病魔抗争,引导病友们坚定战胜病魔的信心。听了徐兆学入情入理的一席话,病友们愁眉紧锁的脸上露出了轻松的笑容。一位病友的家属握着兆学的手说:“老徐,你真不简单,我老公患病一年多了,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快活过,我代表全家感谢你啊!”
2007年12月份,徐兆学因工作成绩突出,被省军区后勤部荣记三等功一次,并被盐城军分区评为“优秀职工”,得到了一万元奖金。近几年来,徐兆学从没停止过巩固治疗,每年都要花数万元钱,家中生活十分困难。可大家没想到的是,他却把这笔钱捐给了别人。
5.12汶川大地震发生后,徐兆学带头捐款1200元。部领导劝他,留一部分钱作为医疗费用,徐兆学却说:“这钱本来就是组织上给我的,我拿出来帮助比我需要钱的人,就是为了感谢领导,回报社会,报答党和人民的关心厚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