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2008年07月12日
花担舞
□文群
花担舞是流传在我国苏北一带的民间独特的传统文化,具有较高的观赏性价值、美学价值和民俗价值。盐城及周边地区民间艺人表演的花担舞历史悠久,更具地方特色。
花担舞表现人们共享太平盛世的喜悦之情,以其道具命名。道具主要是花担,由两个花篮系在一根弹性好的竹皮扁担两端,花篮是用竹篾制六边形骨架,玲珑轻巧,花篮外有“丰”、“福”等字样的绢或绸装饰;篮边缀上黄色排须,安上外缠红、黄、绿绸的竹条为篮把,篮把顶饰有一朵大红绸花,花篮里插鲜花或绢花,使整个花篮充满喜庆吉祥;扁担用黄绸带完整缠好。表演者身着翠绿色或粉红色镶紫红边的中式大襟上衣,外罩黑丝绒围兜,中式裤子,头戴发髻饰品,顶一大红色绸扎红花,一手拿方形大红绸。表演时,人们肩挑花担,伴着群众熟悉的民歌、小调,如“四季游春”、“虞美人”、“杨柳青”等曲牌。乐器以唢呐、笛子、二胡为主,过门时加进打击乐器,使气氛更加热烈。花担舞是群众自我娱乐的一种形式,传统的演出时间大都在春节至元宵节的日子,除此之外,也在民间的庙会和民俗活动中出现。盐城市盐都区人周红霞、杨芳等为代表队表演的花担舞,动作娴熟,形式新颖,场面喜庆,充分展示了勤劳质朴的苏北里下河地区人民热爱生活,庆祝丰收,祝福太平,共享和谐的美好心愿。她们表演的花担舞在盐城地区有着广泛的影响。面对当前民间表演艺人日渐稀少,传承面临危机的现状,学富镇高度重视传统文化的原理、挖掘,正采取有效措施加以保护,使这优秀的传统文化得到传承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