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2008年07月12日
手工泥塑
□群文
泥塑历史源远流长。在历史的演变中,泥塑又衍生出面塑、胶塑及各种材料的雕塑。唐末,人们为了纪念唐僧师徒西天取经,泥塑大师们就捏起了唐僧、孙悟空、沙僧、猪八戒的人物肖像;清康熙年间,天津泥人张(别名),用汤圆面,加以色彩捏成龙,作为寿礼献给康熙皇帝,康熙见龙栩栩如生,龙颜大悦,封泥人张为泥塑祖师爷,从此后二龙戏珠,金龙盘玉柱等作品在民间广为流传。贵族大臣们为了使子孙们长命百岁,有了十二生肖,后又捏起了各种花鸟等。新中国成立后,又捏起了人物肖像,如金发女郎、空中飞人。军事机械有飞机、大炮、坦克、冲锋枪等。惟妙惟肖,技艺精湛,使人欣赏后,回味无穷。
民间手工泥塑样式和色调丰富多彩。盐都区泥塑技艺代表性传承人徐洪祥的二龙戏珠、鸳鸯戏水、三羊开泰、嫦娥奔月、金发女郎等作品,构思独特,栩栩如生,其手工制做的泥塑有极高的文化价值、美学价值、民俗学价值、收藏价值。他的作品有的被日本、韩国友人购回。福建电视台、盐城市各大新闻媒体,先后多次作了专题报道,在2006首届盐都收藏博览会上,徐洪祥现场展示泥塑绝活,市、区领导给予了很高的评价。目前,徐洪祥在泥塑手工艺术上不断创新,认真加以保护、传承和弘扬,其前景十分看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