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报平台

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内容详情
2014年12月04日

政府搭台 群众唱戏

大纵湖谱写文化强镇新篇章

本报讯(宋建军 宋全中)12月2日晚,大纵湖文化艺术中心广场门口人头攒动,在欢快的节奏带动下,大约100名左右的“发烧友”欢快地跳着广场舞。“这种跳舞健身的方式很好。我家虽然并不住在附近,但每天晚上都会骑自行车过来。”一位正在跳操的女士说。

这是大纵湖镇加强群众文化阵地建设的一个缩影。近年来,该镇在经济发展的同时,大手笔建设居民文化阵地。总投资1000万元,总建筑面积近2000平方米,可容纳观众近800人的文化艺术中心集会议、展览、娱乐等功能为一体,极大地丰富了全镇人民的文化生活。总投资1.2亿元,占地面积150亩,绿化面积近6500平方米的大纵湖文化广场集文艺、健身、休闲、园林为一体,南部为九龙广场、健身广场,北部为文化名人广场,为居民提供了三季有花、四季有景的休闲娱乐和全民健身活动场所。投资1.2亿元,占地280亩,建筑面积4.8万平方米的三官农家乐围绕以水为魂、水绿相间,临河而居理念,突出生态、休闲、娱乐、旅游四大主题,是集民俗活动、农家休闲、农家美食于一体的综合性生活休闲农庄。去年游客突破6万人次。目前二期望湖阁、开心农场、活动中心等项目正在建设之中。

截至目前,该镇20个村(居)家家都有农家书屋和村民健身活动中心,正常参与文体活动的群众占村民总数的36%以上。

有了活动场地,加上深厚的群众基础,大纵湖镇开始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群众文化队伍。全镇20个自然村,一村一品,并与镇20个知名企业村企联合,形成了“胥仇锣鼓三官轿,花陇花担人人挑,鱼阳湖船晨阳蒿,石庄狮子大范闹,骏马旱驴刮刮叫,威风锣鼓振兴敲”等特色民间艺术品牌。政府搭台,群众唱戏,“龙舞节”、“民俗婚庆节”、“螃蟹节”等成为大纵湖镇具有影响力的品牌。

大纵湖镇是文化部命名的民间文化艺术之乡。义丰“圣龙”代表队曾代表江苏省在北京天安门广场“庆澳门回归全国龙舞大赛”荣获银奖。“圣龙”、“卧龙”“情侣双龙”参加全省龙舞大赛,获得一全双龙的佳绩,其中“圣龙”被誉为江苏第一龙。以“龙舞”为龙头,挖掘整理其它民俗民间艺术,自2012年开始的“龙舞节”每年都有来自里下河地区的20支代表队参加,观众数万人,成为大纵湖镇党委、政府和文化部门的重头大戏,是大纵湖镇精神文明建设创新成功之举,已成为大纵湖镇和盐城市、区特色文化品牌。

去年10月20日上午,“三官·北京农庄首届民俗集体婚礼”在大纵湖镇三官农家乐举行。吉时一到,新娘们披红上轿。九龙在送亲的队伍里打头,舞龙的队伍分别来自大纵湖、冈中、建湖恒济、大丰大中等地,还有从兴化沙沟请来的“外援”;随后是秦南的舞狮、义丰的福娃、学富的花担、兴化中堡的莲湘和大纵湖的湖船;压阵的则是张庄的腰鼓。民间表演的展示,让围观的群众大饱眼福。集体婚礼的仪式环节更是别具特色,落轿、敬茶、踏财(柴)、跨火盆、过马鞍、迈凳、三拜、挑盖头、喝合卺酒……流行于里下河地区的传统婚俗文化,让老年人看得回味,年轻人看得新奇。应邀出席民俗集体婚礼的盐城市首届道德模范朱洪顺为6对新人证婚,并送上祝福。

据大纵湖镇文化站站长王广华介绍,民俗集体婚礼是按照群众“自觉、自愿、自娱、自乐”的原则,通过民间文艺会演等形式,引导公民举行浪漫而不奢华、传统而不守旧,热烈而不奢侈、简约而不简单的民俗集体婚礼,努力将“民俗小婚礼、文明大舞台”打造成为群众文化展示的舞台,盐城文明婚礼的品牌。

“蟹仙子评选”、“蟹王、蟹后争霸赛”、“食蟹达人争霸赛”、“厨王蟹宴争霸赛”、“钓蟹、捕蟹、赛蟹达人争霸赛”……今年10月份举办的“大纵湖大闸蟹”美食文化节是“中国盐都大纵湖镇螃蟹节”的升级版,为该镇增添了又一文化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