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2012年09月25日
“苏北的鲁迅”宋泽夫
宋泽夫(1872-1942)原名殿康,后改名润,字泽夫。盐都秦南人。清光绪二十一年秀才,后考入南京宁属师范学习。历任国民党盐城支部长、亭湖中学董事长、盐城县中学副校长、盐城县参议会参议长、盐阜区参议会副参议长等职。在《新公报》等报刊发表杂文颇具影响,被陈毅誉为“苏北的鲁迅”。江苏教育出版社出版有《横眉集———宋泽夫遗著选编》。
宋泽夫像
宋泽夫陵园
宋泽夫故居
宋泽夫,是盐阜地区老一辈知识分子的杰出代表,在内忧外患、民不聊生的中国,他站在时代洪流的前沿,站在人民和正义一边,秉性刚直、爱憎分明,其投枪匕首般的文章如同战斗的檄文,他因此被陈毅称为“苏北的鲁迅”。
矢志办学开兴校先河
宋泽夫出生于盐城县秦南仓宋村,幼年失去双亲,由伯父宋翰西抚养成人。宋泽夫少年聪颖好学,才智过人。1895年赴淮安府会试,考中秀才,名列榜首。1906年,考入南京宁属师范,钻研新学,接受新思想的陶冶。在校期间,与淮安周实丹等人结为盟友,立志推翻清王朝统治。师范毕业后,他怀着为乡里培养人才和教育救国的强烈愿望回到盐城。那时,家乡交通困难,风气闭塞,人们认为读书是富家子弟的事,一般纯朴农民,很少送子弟入塾读书。宋泽夫深谋远虑,不避艰辛,力排众议,将宋村“慈母寺”改为校舍,建成“盐城县立第三高等小学”,以后更名为“盐城县立宋村小学”。此举不仅惠及乡里子弟,兴读书风气,而且开盐城办学兴校先河,乡里士绅,纷纷效仿。
宋泽夫雄心万丈,矢志兴学。针对小学教育难以培植革命建国所需人才,县内少数初高中均设置于城内,若干家庭贫穷但有志升学的青年无法顺利就读的现象,宋泽夫变卖宋氏祠产,并向乡绅富户募捐,集资办学,在宋村成立“私立亭湖初级中学”,在城内箭道巷成立城区部,后来又增设了高中。于是由小学到初中再到高中教育,在宋泽夫的苦心策划下,一气呵成。
宋村,原名“亭湖垛”,以亭湖为校名,旨在慎终追远,不忘其本。“大纵湖水西南来,蟒蛇河右黉舍开!”亭湖校歌,昂扬奋发,历届学子,成就者不乏其人。校内设备虽简陋,但师资整齐,教学认真,加之校风淳朴,环境清幽,不仅盐城学子纷纷争取入学机会,连远在南京、泰兴、兴化、南通、海门、阜宁、淮安、淮阴、沭阳、灌云等地的青年,也不畏长途跋涉,慕名前来就读。
嫉恶如仇 以笔为枪
1910年,宋泽夫发起成立了主要由地方士绅参加的盐城西南乡自治会,团结地方有志之士,以响应和声援辛亥革命。
民国肇始,宋泽夫任国民党盐城支部部长,曾努力澄清吏冶,革除封建积弊,取消苛捐杂税,遭到封建军阀势力嫉恨,几遭不测。1913年初,盐阜一带盗匪猖獗,为使百姓免遭侵扰,盐城设清剿分局,宋泽夫毅然出任副办,督办清乡,对罪大恶极的匪首坚决镇压。不数月,土匪匿迹,人们无不额手称庆。这年三月,袁世凯企图恢复帝制,摧残革命,暗杀了宋教仁(号渔父)。宋泽夫公然为宋教仁追悼大会写了一副挽联,“杀不尽宋渔父,忙坏了曹阿瞒”,揭露了袁世凯擅权独裁。为此又遭反动当局通缉,被迫逃离盐城,避居南通。1915年底,云南都督蔡锷组成讨袁护国军,宋泽夫在南通竭力规劝镇守使管继青(宋的同乡)拂助蔡锷倒袁。1919年“五四”爱国运动爆发以后,宋泽夫在新文化思潮的影响下,写了“圣人不死,大盗不止”等文章,抨击北洋军阀罪行,呼吁爱国救国,反对复古奴化,提倡白话文,主张男女同学,推动了盐阜区的新文化启蒙运动。
1924年后,国民党改组,革命形势日益高涨。宋泽夫对“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政策,寄予很大的希望与热情。孙中山逝世以后,他在追悼大会上写了一副挽联,“渔父在天,忽逢知己;列宁死后,几见斯人”。表达了他鲜明的政治立场。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蒋介石奉行“先安内,后攘外”的反革命政策,宋泽夫对此深恶痛绝,写了不少小品予以抨击。他在《新公报》上发表题为《青天白日哪里去了》一文,无情地嘲讽和揭露国民党统治下的中国社会的黑暗,尖锐而巧妙地指出,“青天白日”被国民党“弄到旗子上面去了”,“中华民国除了这面旗子而外,却从何处再去寻青天白日?”他还在国民党“双十节”那天发表了《国丧》一文,公开地把“国庆”斥之为“国丧”,辛辣地指出:“中华民国,除掉这块金字招牌,什么可庆的事体都寻不着”,“拿政治方面说,黑暗如故;拿经济方面说,恐慌更甚;说什么思想行动各方面,还不是通同和从前一样?”他在1933年3月作的《聪明亡国》一文,巧妙地讽刺了蒋介石的所谓“北上”、“抗日”是“只听楼板响,不见人下楼”。一针见血地指出:“中国不亡则已,亡必亡于聪明人。”这一篇篇投枪匕首般的文章,无情地鞭笞了蒋介石政权,引起了蒋介石集团的顾忌和恐慌。宋泽夫因而多次遭到反动政府的明文通缉和特务暗算。尽管遭到国民党多次迫害,他丝毫也不妥协让步,始终信守自己的誓言:“头可杀,不可磕;腿可断,不可屈。”
修身立德 风仪古朴
宋泽夫一生,淡泊名利,朴实无华,身体健朗,从其日常生活及课堂授业之情形,可见一斑。宋泽夫粗短身材,方脸,疏眉,秃顶,大耳,面色红润,目光炯炯。虽年近古稀,齿犹未脱,视力未衰,也很少生病,与其生活正常,饮食定时定量,摄生有道不无关系。他衣着简单,寒来暑往无甚变化。夏季白竹布褂裤,白线袜黑布鞋;稍凉,则加一袭灰竹布长衫;入冬严寒,内衬一棉袍或皮袍,从未穿西装,打领带,着皮革。日常衣着,干干净净,熨烫整齐,无皱折,无补丁,数十年如一日。
他和蔼可亲,平易近人,表情虽严肃,但从不摆架子。一年四季,除大年初一外,每日均自其寓所步行至亭中上班,偶尔也到宋小附近走走。遇人他则领首为礼,微笑招呼,天天如此,年年如此。
宋泽夫上课,从不迟到,亦不缺课。言犹未尽时,则对学生说:“还有几句话,交待完了就下课。”这种负责尽职的敬业精神,堪称楷模。讲解深奥古文,则旁征博引,深入浅出,稍加点破,即豁然开朗,因此学生都喜欢听他的课。板书和毛笔字,字如其人,一撇一捺,规规矩矩,一丝不苟。讲话决不古板,常有轻松诙谐之谈。
坚贞不屈 视死如归
“七·七”事变,抗日战争爆发。年过六旬的宋泽夫出任盐城县抗日同盟会会长,发动群众,宣传抗日。他对共产党的廉洁政治和民主作风早有所闻,推崇备至。对八路军、新四军坚决抗日、奋勇杀敌的精神十分敬佩。当新四军到达盐阜区时,他挺身而出,迎接新四军,欣然应聘就任盐城县临时参议会议长,参加抗日民主政权的建设。1941年,日军大举扫荡苏北,在盐城一带残酷清剿,推行伪化。当时,日伪到处建立据点,横行霸道,宋泽夫毅然返回离敌据点秦南仓只有三华里的老家宋村,出任乡长,领导当地人抗敌锄奸反伪化。他不避艰险,不畏强暴,经常乘着小船,到处活动,积极配合抗日锄奸铁血团的工作,完全将生死置之度外,并书“我被俘,不赎票;我遇害,不收尸”十二字叮嘱家人,表示自己的坚贞不渝的爱国决心和威武不屈的民族正气。
1942年3月18日宋泽夫不幸被日伪军所捕,他争辩于敌营,从容不迫,宁死不屈。后敌人施以怀柔政策,许诺他当县长,宋泽夫严辞拒绝,并斥责敌伪之罪恶。在被押回盐城遭羁绊时,他坚如磐石,对伪政府送来的“苏北行营顾问”之聘书和特殊聘金,嗤之以鼻,不屑一顾。归来治伤期间,负痛伏案,抢时间作《被俘记》,整理旧作《呆子吟》,提倡节气。同年,他以德高望重,被举为盐阜区首届参议会副参议长。因蒙难时受伤,病势严重,移住时杨庄静养,凡有来探病者,必叮咛告诫:“一条路,共产党!”直至病危弥留之际,还猛击板壁频呼:“抗日,杀汉奸!”1942年12月10日下午4点与世长辞,享年七十岁,归葬宋村。
现在盐都区秦南镇宋村东首,建有泽夫园,园内松柏高耸,绿树葱郁,修竹苍翠。墓后是一幅高三米、宽十米的影壁,上塑胡乔木题词“声振千古”四个深红色大字。
(盐都区政协文史委员会供稿)
呆子吟
□宋泽夫
世人笑我呆,我笑世人乖。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哉?
傻子无人做,聪明不世才。识时为俊杰,投机乃人材。
君子强者矫,这便叫做呆。小人和而流,那便叫做乖。
愚忠和愚孝,无一不是呆。大奸和大恶,无一不是乖。
心好胜吃斋,命好胜学乖。呆子心本呆,乖子命不乖。
老年要时髦,少年人要乖。时髦不学呆,青年生来乖。
走路莫卖呆,做事莫闪乖。乖子会卖呆,呆子不闪乖。
一回不装呆,二回不学乖。乖子装得呆,呆子学不乖。
乖子来拾砖,呆子去砸天;乖子仰天笑,呆子犯天威。
乖子买爆竹,呆子去放鞭。乖子已伪化,呆子无生旋。
乖子望一眼,一望而知焉;呆子望到晚,越望越茫然。
父子十分乖,乖子不传代。父乖子不乖,子乖父不乖。
一娘九等子,弟兄有好歹。弟呆兄不呆,兄呆弟不呆。
好狗变癞子,始呆终不呆。癞狗变好了,先乖后不乖。
看戏是呆子,越看越发呆;唱戏是乖子,越唱越善乖。
乖子带油线,呆子做傀儡;乖子当老板,呆子无后台。
随得主家意,做戏人喝采。呆子拿手线,欲演演不来。
下里巴人曲,街头巷尾皆。曲高和弥寡,亡国之音悲。
成则为王耳,败则为寇焉!夷狄君中国,元清例在先。
朕即是国家,三军可夺帅。责既在匹夫,不可夺志也!
呆子硬似铁,乖子软如棉。铁似铜而折,棉以柔而全。
呆子守义气,乖子逢人配。呆子穷益坚,乖子富而贵。
乖俏有人捧,呆瓜无人抬。光棍行天下,稔子没地埋。
黄钟皆弃地,瓦缶尽鸣雷。汉奸气何胜,志士心为灰!
志士莫心灰,馨香且万载;汉奸体气胜,英雄今安在?
阿瞒又阿瞒,一届又一届。只可瞒当时,不可瞒后代。
膏药旗高挂,国徽忝并排。立帜不拔帜,此迷实难猜。
此迷不难猜,我来解一解。政策用怀柔,毒计大可骇。
獭以兽食鱼,潜伏在水湄;鹤以鸟食鸟,猛鸷冲天飞。
猛鸷冲天飞,鸟则望而畏;潜伏在水湄,鱼则莫之避;
罟获陷阱中,优哉且游哉!自认为无患,死活不知也。
弱肉强之食,同是聚而歼。一则师乎獭,一则师乎鹤。
以德服人者,民心所爱戴;箪食壶浆迎,实玄黄于篚;
以力服人者,自古多失败。小鬼亦聪明,政策幡然改。
既在守府街,组织宪兵队。又在亮月街,特设安民会。
假义与假仁,小信与小惠。蠢尔支那人,来受甘露味!
和平遮眼法,亲善掩身牌。东北四省地,何时还我来?
口惠实不至,徒然遭怨灾。揶揄开玩笑,鬼子太诙谐。
鬼子不诙谐,中毒有吾侪;从之如归市,投入鬼子怀;
“怕司”入鬼籍,活人投鬼胎;朝觐讼狱者,鬼子作仲裁;
过年糊元宝,替鬼子忙财;庶民之来也,做鬼子奴才!
鬼计一发中,民欲与之偕。临难图苟免,应该不应该?
身死不足惜,心死大可哀。视敌如手足,引贼作朋侪;
有奶便是娘,见驴喊爸爸。人间羞耻事,知耶不知耶?
衡军前致辞,君官非是也。我是中国人,岂愿把国卖?
一到相当时,反正在吾侪。关门捉敌期,可以坐而待。
与其关门捉,不如拒门外。开门揖鬼来,关门作甚怪!
天下本无事,庸人自扰害。请鞑子进关,试问谁之罪?
顺民前致辞,妄者君子言。财产要保护,生命要安全;
倘是不敷衍,烧杀难幸免。无谓之牺牲,吾辈不取焉。
不打则选耳,生命真宝贵。财产身外物,牺牲岂无谓?
敷衍是托辞,投降真实在!资敌一文钱,国法杀无贷。
有人睡屋脊,号称骑墙派。看风下棹迟,随风转舵快。
惆怅三歧路,彷徨十字街。观望复观望,徘徊重徘徊。
保身太明哲,报国无涯埃。模棱两头活,生路八面开。
笑骂由他去,升官发我财。先生多好好,老子不痴顽。
弄巧反成拙,乖子何曾乖?正义屈威武,呆子并不呆!
寄语聪明人,不可再弄乖。要得国不亡,除非人尽呆!
注:此诗于1939年写出初稿,曾在亭湖中学作为语文补充教材,并石印散发,1942年修订定稿。其诗旨在揭露奸伪之丑态,破愚顽之迷梦。诗中原无标点,为便于阅读,加注标点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