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报平台

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内容详情
2010年07月29日

《唐山大地震》:一部电影引发的“地震”

随着唐山大地震34周年纪念日,24万同胞的忌日。导演冯小刚的《唐山大地震》火热上映了,华谊兄弟在观众的“眼泪”中公布影片内地上映4天的票房成绩:1.6亿。而更为可观的是,《唐山大地震》俨然已不仅仅局限于电影本身,有关它的各种话题与启示正如火如荼地上演……

 

社会现象——

几代人理解各不同,90后在影院里笑

启示:别指望所有人都有同一种共鸣

对于生于上世纪50年代、60年代的中国人来说,唐山大地震是刻骨铭心的记忆。

在西安生活的河北人赵先生今年56岁,他说:“电影里面的感情与我有共鸣,唐山大地震让人有切肤之痛。”包括李连杰都在其博客中说,影片很真实地再现了那场灾难给人们带来的痛苦,这种痛苦不仅是发生灾难的那一瞬间,也有可能是长期的甚至一辈子的心结。

与“哭”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在《唐山大地震》上映的影院,不少观众都反映了这样一个现象,很多90后发出刺耳的笑声。的确,冯小刚在《唐山大地震》中也用了不少缓解气氛的情节,比如“车震”、养父探宿舍看到陆毅,比如“大学也出了很多废物”“鸡有的是,蛋也不会缺”这样的台词,不少观众都被惹笑,甚至一位跟随家人到影院看电影的孩子侧过头去问母亲,“你哭什么啊?”

虽然这些刺耳的笑声中断了不少人的情绪,但我们不得不承认,在这个价值观多元的时代,一部电影想让所有人产生共鸣,也许是奢侈的。

文化现象——

在苦难中探讨人性的光辉

启示:不是经典样板却开了个好头

《唐山大地震》冲击着观众的泪腺,激起的更是一种文化现象:人人都在说唐山大地震。

原著小说《余震》再次受到关注,唐山作家关仁山、王家惠历时六年创作而成的同名小说《唐山大地震》已提前出版。《新闻联播》7月25日报道了《唐山大地震》掀起的“感动效应”,评价其“以人性的大爱和亲情的温暖感动了观众。观众不仅重温了历史,更多的还感受到了灾难面前凸显的人性光辉和温暖”。

青年影评人石磊说,最近几年的电影,喜剧片、警匪片居多,堪称是爆米花电影,少有对人性的刻画,而《唐山大地震》的出现,令不少人开始思考苦难。

《唐山大地震》有很多硬伤,它的确无法成中国灾难片的经典样板,但它却是个活生生的例子,冯小刚称,“表达人的情感,我觉得在任何时候,其实观众都是最买账的。”石磊说,《唐山大地震》的成功,必将带动一股热潮。因为中国有太多的苦难和灾难,被“屏蔽”在了人们的记忆深处。

经济现象——

创造多项中国影史票房纪录

启示:观众愿意为“伤痛”买单

广告植入、上映前涨价、喊出5亿票房……“伪装”的《唐山大地震》其实就是部商业片。昨日下午,片方为记者发来邮件称,据最新官方统计数据显示,从7月22日零时到7月25日晚上12时,《唐山大地震》内地票房冲破1.6亿元,周末更以5250万创造国产片单日票房最高纪录,同时在香港上映首周末票房为338万,上座率高达77%!加上之前电影在广州创造的单场票房10万、22日零时点映票房高达300万、首日票房达3620万,创造三项中国影史最高纪录,《唐山大地震》正一路刷新中国电影票房的多项纪录。

据记者了解,《唐山大地震》投资1.2亿。如果《唐山大地震》的票房收入为冯小刚所预言达到5亿元,华谊兄弟可以获得近1亿元的票房分账。

按照华谊兄弟的“小算盘”,《唐山大地震》上映三天票房过亿,两周时间过3亿,实现这个目标,5亿就指日可待。

有观众说,“这部片子是靠伤痛赚钱”,曾一度让冯小刚“气结”。但事实上《唐山大地震》在唐山和四川这两个有着地震最深伤痛的地方,并没有遭到麻烦。无论是褒是贬,观众都接受了这部电影。

(来源:华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