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报平台

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内容详情
2008年04月01日

﹃票﹄中愁苦﹃卡﹄中乐

□王炳成

在我童年的记忆里,最难忘记“票”。那还是上世纪七十年代,实行的是计划经济,物资匮乏,商品短缺,柴米油盐酱醋茶,开门七件事,事事不离“票”,一切都得凭“计划”供应。我父亲的衣袋里,总是小心翼翼地揣着粮票、布票和油票,买个煤油、火柴、白糖、肥皂,不是这票是那票,各种票证成了老百姓养家活口的“通行证”。用“票”的年代,一家人“吃不饱、穿不暖”,生活过得紧紧巴巴。

我,少年就识“票”滋味。一个冬天的早晨,雪后初晴,母亲叫我上学时捎带几个鸡蛋和当月的“煤油供应证”,到学校附近的代销点,去换回两三包火柴,半斤把煤油。我走在一步三晃被“冻”着的旧木桥上,眼一花,腿一软,打个趔趄,煤油瓶被摔坏了,煤油洒落在桥板上,我很懊悔,实在舍不得戽掉的那半瓶煤油,这可是我们姊妹几个围坐在煤油灯下做作业的“宝贝”呢。因为那次过桥没留神,我家的煤油灯足足“挨饿”了十多天。那时,角把钱一斤的煤油是凭票供应的“紧俏商品”,莫说没钱,就是有钱还找不到“后门”呢。

眼巴巴地等待父母亲用“票”为我们买肉吃,买布做衣服穿,那是常有的事,却常常一次又一次地使我们失望。那段用“票”的一件件往事,至今记忆犹新。

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祖国大地,吹得老百姓紧锁的眉头舒展了,人们喜笑颜开。也不过转眼工夫,老百姓的生活变化得那么新鲜,那么神奇,甚至变化得让人们有点跟不上那飞快的速度。各种“票”悄然隐退历史舞台,随之而来的“卡”陆续进入了我们的生活,给我们的衣食住行增添许多情趣,充满幸福滋味。

上世纪九十年代,我的子女在省城南京读大学,他们打电话回来说,在食堂买菜用卡,去图书馆借书、到浴室洗澡用卡,就是打电话也用上了“智能卡”。本人在镇机关供职,没多久,口袋里也有了各种各样的“卡”。到银行领工资用卡了,上医院取药用卡了。现在,缴电费、付水费也用卡了。一次,单位组织我们到苏州、杭州旅游,所住的旅社,开房间门的钥匙也是卡。我们身边的“卡”越来越多,使我们的生活越来越潇洒。

前些日子,在外工作的儿子购房缺些资金,我与老伴一起,怀揣现金,带着农行金穗卡,到镇上农行转上一圈,没用几分钟时间,就汇去一笔“赞助资金”,我神秘地告诉老伴,钱已到小儿手中了,老伴一脸的喜悦。现如今,我的子女均大学毕业走上工作岗位。粗略算来,我们一个大家庭拥有的银行卡就有七八种,中行长城卡,工行牡丹卡,建行龙卡,邮政绿卡,等等。持卡投资,刷卡消费,凭卡结算,可省劲省心了,一家人其乐无穷。

“票”中愁苦“卡”中乐,惊人变化感触多。我常想,这票那票,曾长期与老百姓的生活密不可分,用“票”的年代,体现了生活的艰辛,抹不去百姓心头的苦痛,早已成为历史的见证。使我想得更多的是,这卡那卡,进入寻常百姓家,恍如隔世,给人们带来的是种种喜悦和快乐。这是改革开放30年来,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文明进步的象征,折射出的是老百姓从贫困走向富裕,从富裕步入小康,进而朝着现代化目标迈进的深刻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