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报平台

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内容详情
2007年12月27日

刻喜纸

喜纸,作为民间工艺品中的一朵奇葩,它起源于宋代,发展于现代。传说,有一种叫“年”的牲口,非常厉害,吃人无数,碰上它即有生命危险,即使“虎口”脱险,一年之中全家人也会恶运当照,病魔缠身,但这种猛兽最怕见到红色的东西,为此,人们为挡恶避邪,寻求新年的好运,便在自家的门头上贴上几张小红纸块。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便在这小红纸块上动脑筋,刻出各种图案和代表良好心愿的文字,使之更加美观大方,这便形成了现在人们逢年必贴的“喜纸”。

   

张庄街道东升村干群刻喜纸,也有上百年的历史。起初,由于条件的限制,刻喜纸的工艺非常简单,用旧洋伞撑子磨成宽度不一的各种刀具;用羊子油和未香(或锯木屑)熬在一起,放到一个四边有框的木板上,做成羊油板;买一些白纸刷红,用菜刀切成规格一致的红纸块,叠在一处,每叠20-30张,四角用纸捻固定起来,然后再用自制的刻刀,一刀一刀地照模雕刻。由于手工制作,速度比较慢,每人每天仅能刻出半刀纸的喜纸。

   

说起刻喜纸,成金富、成金瑞两位有50多年刻喜纸生涯的老人最有说服力。上世纪50年代,由于经济困难,小学未毕业就辍学在家的他们,便将刻喜纸作为谋生手段。每至秋后,他们就着手购买红纸,准备刻喜纸。白天出工,晚上坐在灯下刻,一盏煤油灯,一叠红纸,几把刻刀,伴着他们度过了许多个日日夜夜。讲究刻工、讲究图案,使他们刻出的喜纸不仅好卖,而且还销得远。就这样,一个传一个,全村不少农户也跟着刻起喜纸来。

   

文化大革命,扫四旧,这项传统工艺品遭到了扼杀。全村许多刻喜纸的刀具和模具遭到了没收和销毁。只有极个别人利用晚上,点着煤油灯,蹲在不透光的小房间里偷偷地刻。

   

改革开放后,成金富、成金瑞等老一辈刻喜纸的,又光明正大、喜气洋洋地坐到了家门口刻起来。他们不仅自已刻,还带动村里几十号人跟着刻,并且在原来纯红纸喜纸的基础上,翻新花样贴上了装饰用的黄金字“福”、“喜喜”以及后来的“福禄寿喜财”等字样。他们刻的刻,贴的贴,分工合作有序。通过传帮带,全村60多户100多人专门从事刻喜纸,使这种具有传统文化的民间工艺成了东升村的一个产业。

   

近几年,东升村村委一班人利用这一技艺引导、组织群众把它作为一项产业来经营,多方组织资金25万多元,帮助村民购进了刻喜纸机械,实现了刻喜纸由手工操作到机械操作的转变,减轻了劳动负荷,提高生产能力和喜纸质量。如今,该村已拥有刻喜纸机械10多台,年刻喜纸近20吨,每台机械年获利5万元以上。品种由原来的单一型变成了多样型,金字图案由原来的手工刻、机械刻变为烫金型,纸质也由原来的红纸改成了胶印纸、铜板纸。图文并茂、美观大方,深受客户青睐。

   

谈到刻喜纸50多年的历史,东升村的一些老人感慨万千:不说别的,单说喜纸上文字内容的变化就足以反映出时代的变迁。起初,喜纸上刻的是“抓革命促生产”、“学习雷锋”、“自力更生”、“奋发图强”等口号式内容,后来又出现了“年年有余”、 “财源茂盛”、“万事如意”、“恭喜发财”等带有祝语性质的吉庆词。近年来,喜纸上的内容也“与时俱进”了,出现了“开拓创新”、“锐意进取”、 “与时俱进”等富有时代气息的新内容。村民的生活水平也随着喜纸上内容的不断提高,许多人家由原来的茅草房、破平房发展到住上了楼房、别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