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报平台

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内容详情
2010年05月29日

孙锡元:乐为华锐多奉献

□陶根阳

华锐风电产业基地项目总投资50亿元,是盐都有史以来招引的体量最大、投资最多、产业链最长的重大项目。

华锐风电成功落户盐都,倾注了市、区领导及方方面面的大量心血,体现了一方领导抓新兴产业的超常智慧和非凡勇气。这其中,人们也忘不了这个项目的牵线者和跟踪服务人——孙锡元。

不忘职责,做招大引强的有心人

近几年来,区委、区政府号召各级机关干部主动参与招商引资。孙锡元积极争做招大引强的有心人,利用人脉资源,加深与同学、亲友的感情,广泛收集项目信息。特别是当他们回乡探亲、过节时,孙锡元不仅热情接待,而且宣传盐都经济社会发展情况以及招商引资的优惠政策。

功夫不负有心人。2007年3月,孙锡元在第一时间捕捉到华锐风电科技公司要参与江苏沿海开发的信息,并向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作了专题汇报。区领导高度重视,把招引风电项目的重任交给了他。此后,他随同市、区领导在北京和盐城之间来回奔波20多趟,跟踪洽谈之路漫长、曲折而又艰辛。

机遇垂青有心人。找到项目信息,不等于就招来项目。盐都靠什么在强手如林中竞争这一项目、赢得华锐“芳心”?作为项目牵线人,孙锡元为之寝食不安。去北京前,他如饥似渴地学习了风电制造业的相关政策和知识。面对华锐高层提出的一个个高难度问题,他应答自如,终于用诚心和自信打动了华锐人,促成他们来盐考察。

2007年5月起,孙锡元全程陪同华锐风电的工程技术人员调研苏北沿海的水陆交通状况,逐一测量了盐城到南通、盐城到连云港、盐城到南京所有桥梁的承载力、立交桥高度以及沿途河流的深度、宽度与桥梁高度。

盛夏的高速路就像一个大蒸笼,气温高达四五十度,坚持在路面上作业的孙锡元等人汗流浃背,嗓子直冒青烟。有一次,孙锡元由于中暑后又遭雷阵雨,人差点晕倒,发热咳嗽不止。大家劝他休息治疗,他却说:“我不能在这关键时刻躺下,领导把这么重要的任务交给我,同志们在看着我呢!”于是,他晚上只到医院去挂点水,第二天就照常工作。连续奋战了20天,他们终于测到了500多座桥梁的准确数据。这些数据,是孙锡元他们用脚量出来的,用汗水泡出来的。

此外,孙锡元还10多次组织相关人员,测量了盐城到有关港口计600多公里沿线的桥高与水深,调研了盐城洪水期、枯水期的水位和泄洪能力等情况。他还20多次陪同华锐风电专家,到城建、道路建设等单位查找了所需的各种资料。

2008年3月20日,一份完整而准确的江苏沿海地区水陆交通运输调研报告,提前送到华锐风电领导和专家手中,为华锐风电顺利落户盐都奠定了基础。2008年5月30日,华锐风电项目终于成功签约。那天在签约现场,孙锡元情不自禁地流下了泪水。

不辱使命,做项目建设的贴心人

风电项目签约后,组织上安排孙锡元作为盐都的代表,常驻华锐服务项目建设。他深知,自己不仅肩负服务使命,而且一言一行都代表着盐都人乃至盐城人的办事效率和对外形象,决心不辱使命,全力以赴为项目建设当好助手和参谋。

责任重如泰山。他仅用了两天时间,就完成了华锐风电项目的工商注册、法人代码证书注册、税务登记等手续的办理;只用了三个月时间,就全部办完项目建设报批手续。2008年7月,华锐风电盐城基地项目正式开工。

成功缘于细节。针对厂房高度达22米、吊车荷载125吨和工程难度大、建设工期紧、施工要求高的实际,孙锡元坚持每天早晨四五点钟前就赶到工地,与工程技术人员并肩作战。

七月骄阳似火。荒芜的工地上杂草丛生,想找口水喝都困难。孙锡元既当指挥员,又当战斗员,率领大家加班加点大干,仅用了6天时间,就完成了5万平方米的场地地质勘探任务,为准确选择基础桩型及长度,确保厂房在8月8日开建,赢得了宝贵的时间。

2008年8月8日,奥运会开幕。孙锡元从早上6点钟开始,就与华锐风电项目现场代表张经理守在现场,与技术人员一起,对长276米、宽108米的厂房进行坐标定位,连续工作长达15个多小时。那晚,盐阜大地万人空巷,天空回荡着奥运会开幕盛况汇成的强音。而他们一直坚持在工地上,身上汗臭剌鼻,耳畔蚊虫吟唱,直到奥运开幕式接近尾声,才拖着疲惫的身子去吃晚饭。

华锐风电从开工建设到建成投产,只用了200天时间。2009年五一节期间,为了确保华锐风电单体重60多吨的1.5兆瓦风机安全送达东台神华风电场,孙锡元亲自押车,晚上出发,天亮回家,连续两天两夜没有合眼。就这样,他用实际行动演绎了盐都精神,刷新了盐都速度,赢得了华锐人的称赞。华锐风电成功落户盐都,标志着盐城在发展新能源、新产业领域迈出了可喜的一步,也为盐都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提速增效提供了重大项目支撑。

不畏艰难,做产业集聚的热心人

在南通到连云港长达580公里的海岸线上,已建有多少个风电场,那些地方能建风电场,沿途的海运现状又怎样,摸清这些情况,对于华锐风电盐城产业基地的研发和生产至关重要。

2009年农历三月初八,孙锡元甘当向导,与华锐风电的一名技术人员乘坐仅有五六米长的小快艇,前往东沙岛考察。海面风急浪高,他在一个多小时的颠簸中就呕吐了两次,快艇还险些被狂风掀翻。眼看就要到达东沙岛了,快艇却因搁浅又无法着陆。此时,他脱掉鞋裤,率先跳入冰寒刺骨的海水中,趟水登上岛屿,最终完成了数据采集任务。2009年农历七月十六,他陪同大连重工起重设计院的12名专家,再次前往东沙岛。他们乘坐的两百马力钢质轮船搁浅流沙之上,而且船身发生了大角度倾斜,要不是附近渔民发现后及时赶来救助,后果不堪设想。像这样隐藏风险的考察,孙锡元前后参加了30多次,仅他个人驾车前往考察就有7次。

由于孙锡元一心扑在华锐风电项目服务上,家务事就落在了他爱人肩上。2008年,他的孩子要中考,妻子就要他挤点时间,跟孩子谈谈,给予一些鼓励和指导,可他总是忙得顾不上过问。有一天晚上,孩子被一道几何题难住了,跟妈妈说要等爸爸回来帮他解决。那晚,孙锡元接待完华锐的一位专家,回到家中已是子夜时分,发现孩子房间的灯还亮着,就推门进去,却被眼前的情景令他怔住了:孩子趴在书桌上睡着了,手里还握着笔。妻子告诉他情由后,他连忙坐下来审题,解题,给了孩子用两种方法解题的提示。第二天孙锡元上班时,孩子还没起床,他只好在留言中写道:孩子,我跟你一样在赶考,我必须向组织交上一份满分的答卷,让我们一起加油吧!

孙锡元为华锐风电盐城产业基地重大项目付出了很多心血。然而,面对鲜花和掌声,他没有自我陶醉,而是觉得肩头沉甸。他说,华锐是盐都、盐城的华锐,我要立足岗位,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服务好这个项目,并要在产业配套项目招商中再作新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