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2012年03月06日
《雷锋日记》里的字
□张恒
我写字有一个习惯,就是字体喜欢往右边倾斜。许多人总是不解,问其故,我说,这都是当年抄写《雷锋日记》时养成的习惯。
那是我读初中的时候,文化大革命后期。尽管左倾思想依旧干扰着学校的正常教学秩序,但政治挂帅统治下的学生都想有好的革命表现,因此,学雷锋做好事蔚然成风。记得,那时候我们几乎每一个人的书包里都有一本《雷锋日记》,就像文革前期拥有一本“红宝书”一样,是一种时尚。
当然,仅有《雷锋日记》是不够的,还要活学活用。
首先,是要会背。我至今还记得其中的一些句子和段落,比如:“青春啊,永远是美好的。可是真正的青春,只属于那些永远力争上游的人,永远忘我劳动的人,永远谦虚的人。”还有,“如果你是一滴水,你是否滋润了一寸土地?如果你是一缕阳光,你是否照亮了一分黑暗?如果你是一颗最小的螺丝钉,你是否永远坚守在你生活的岗位上?”以及,“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等等。很精彩,很诗意,很哲理。
还要会写。那时抄写雷锋日记也成了一种时髦,就像习字的人每天临帖,反反复复,百写不厌。有时写读后感也要摘录《雷锋日记》中的句子,做了好事写经验汇报材料也要在《雷锋日记》中寻找力量的源泉。似乎只有在雷锋精神感召下做的好事才真正算得上是伟大的。
看《雷锋日记》里雷锋手迹的人都晓得,雷锋写字有个习惯,就是字往右边歪。我不晓得雷锋是有意为之,还是学字的时候没注意,渐渐的就形成了这个样子,毕竟他没有进过学校,是自学的。不过,这个样子也蛮好看,隽永清秀,整齐划一的往右边倾斜,有一种积极向前的气势。当时我就想,这就是军人的字,蕴含着军人的气质。不是说字如其人吗?军人永远是“向前,向前,向前……”的。
我当时正好有一本印有雷锋手迹的《雷锋日记》,于是抄写时就学雷锋的字体,久而久之自己的字就成了“雷体”,至今不曾改变。
我也不想改变。有雷锋精神伴我一路走来是幸福的。雷锋之所以能成为全国人民学习的雷锋,他思想境界的升华一定早已孕育在他的字里面。雷锋的字体影响了我一辈子,雷锋精神也激励了我一辈子。
我总想找出雷锋写字为什么喜欢往右边倾斜的原因。最近,我又把《雷锋日记》重新读了一遍,在看到雷锋不满七岁时成了孤儿,为了生活到蛇形山砍柴,被地主婆砍伤左手时,我若有所思,或许这个留在左边的伤痛一开始就激发了他“向右”的力量。还有,一九四九年八月,当解放军的一位连长把一支钢笔送给他,并握着他的右手鼓励他好好学习时,我猜测,也许自那时起,他的内心就积攒着积极向前的欲望……
其实,不管是什么原因都不重要,重要的是雷锋在自己短暂的一生中,“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而且,还为我们留下了这么珍贵的《雷锋日记》,这是我们用之不竭的精神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