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报平台

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内容详情
2015年01月29日

与时俱进,加强学校人防教育

人防既是国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国家经济建设和城市建设的有机组成部分。随着社会的发展,更逐步向保护生态环境、人道主义救援等领域拓展和延伸。面对人防多领域拓宽、全方位融合的发展趋势,学校人防教育也应与时俱进,适应新形势,探求新发展。

一、认清形势,让学校人防教育理念更具时代性

从学校人防教育的实践看,学校人防教育普遍存在学校重视不够、师资力量不足、检查监督不力现象。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源在于观念。长期的和平环境使相当一部分人滋生了和平麻痹思想,导致国防观念、人防战备意识比较淡薄,特别是现在的许多中学生,认为战争的硝烟离自己很遥远,人防课程没有用。再加上应试教育模式的影响,学校领导对人防知识教育等所谓“副科”课程重视不够,人防教育在中学教学体系中几乎形同虚设。要培养先进的人防教育理念,首先要走出以上观念中的三个误区。

一是走出安全形势判断上的误区。我国邻国多,地缘矛盾也多,尤其是近年来,在我国和平崛起的进程中,领土、海洋争端的不断凸显,某些外国的干扰制约,严重威胁着国家安全。中学生是祖国未来的保卫者,我们更要时刻绷紧国防安全教育之弦,加强教育,让学生清醒地意识到未来战争存在的可能性,强化国防观念和防空意识。

二是走出人防内涵认识上的误区。部分人防教师将“人防”仅仅局限于防空,忽略了人防教育内容在平时应对突发事件中的作用。目前中学生人防知识教育的内容并不仅限于“三防”,而是增加了应对各种灾害事故防护、应急技能与急救措施等教育内容。近年来,我国自然灾害形势日趋严峻复杂,重大自然灾害时和突发事件时有发生,学校如何在灾难来临时保护学生安全?根本在于“防患于未然”,平时对这类知识的传授一定要重视。

三是走出学生特点分析上的误区。部分学校和家庭担心人防知识教育挤压学生的学习时间,其实不然,青少年学生的特点是求知欲强,对知识的接受能力也较强,但注意力还不够持久。将各类课程穿插进行,更适合中学生的学习规律。人防课程的扎实开设,既能调节学生的学习疲劳心理,同时也是普及人防知识、提高社会自救互救技能的有效途径。

二、强化主题,让学校人防教育内容更具实用性

学校人防教育课时一般设置为每学期20课时,如何利用好这些课时,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接受尽可能多的人防知识?笔者以为,应从强化主题入手,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增强导向性和实用性。

一方面,内容的选择要侧重安全与生命理念的培养。教育学生应对各类灾害事故的技能与方法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珍惜与保护生命的意识。可以通过讲解分析各类典型的灾害事故,或者让学生自行搜集身边一些意外伤害事故,让他们在搜集过程中真切感受生命的宝贵与脆弱,从而调动学习人防知识的积极性,真正树立起自防、自救、自护的人防“三自”理念。

另一方面,内容的选择要注重综合防护技能的训练。学校人防知识教育是普及型教育而非专业型教育,更应该强调的是学生应对灾害知识能力的广度,如面临灾害时的一般性应急防护动作以及急救中的自救互救基本常识等,在进一步的专业知识深度上则可以通过兴趣小组的模式来实现,如“三防”兴趣小组,“自然灾害应对与救护”兴趣小组、“突发事件防范与应对”兴趣小组等。

三、丰富形式,让学校人防教育方法更具多样性

从实践看,人防教学一般还是采取“满堂灌”的模式,潜心钻研人防教学艺术的老师较少。要使人防知识教育既丰富多彩,又具有实效,需要大力推广和鼓励教师采用形式多样的教学方式,让学生乐于接受人防知识。

一是立足课堂,充分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要充分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的作用,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利用多媒体、录像、幻灯片等,营造身临其境的教学氛围,增加学生的直观感觉,加深其对人防知识的理解。例如讲解战争灾害时,可以通过播放海湾战争、伊拉克战争等近代典型战争空袭资料片,加深学生对战争危害的认识。再如讲解核武器及其防护时,可以通过电教手段,使学生既能看到核爆炸闪光、蘑菇云、冲击波,又能听到核爆炸响声。

二是学科渗透,因势利导进行创新型教育。人防知识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小众课程”,单靠一学期20课时,教学内容得不到吸收与强化,必然会流于形式。因此其教育必须和各门学科结合起来,才能不断得到渗透。如将原子弹、氢弹制造原理与物理学科中的“核裂变”、“核聚变”内容相结合,将毒气弹、催泪弹等化学武器的讲解与化学科目中硫、磷、镁燃烧的实验相结合,将国防安全意识的培育和历史学科的中国近代史相结合,将各种防护自救动作与体育科目相结合,将国际军事热点与政治课的时事评论相结合等,让人防知识教育不再囿于学科界限,形成以人防课堂教育为主、各科潜移默化教育为辅的创新型教育。

三是依托校园,构建全方位人防宣传教育体系。一方面,积极抓人防师资队伍的培训,大力开展人防教研活动,建设一支思想稳定、素质过硬、业务精湛的人防教师队伍,夯实学校人防教育的基础,另一方面,充分发挥学校自身的宣传优势,利用校园广播、黑板报、宣传栏、校园网等校级媒体进行广泛宣传,还可以利用家校通短信平台,将宣传教育的范围扩大到学生家长,从而“教育一个孩子,带动一个家庭,影响整个社会”。

四是强化实践,在各类活动中巩固人防知识。教育的魅力在于活动,人防教育要与综合实践相结合。班级要经常性开展一些人防知识竞赛、演讲比赛、人防教育手抄报比赛、各种人防防护器材制作、急救包扎等小型比赛,这类小型活动组织方便,用时较短,又能激发学生兴趣。学校也要定期组织学生进行人防教育实践活动,如举行国防形势分析报告会、观看国防教育片、参观人防工程、观摩消防官兵训练、组织紧急疏散演练等,让人防知识走出课本,真正变成与学生的生活和家庭密切相关的实用知识。

(摘自中国人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