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报平台

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内容详情
2015年01月29日

像抓经济建设一样抓民生保障

——四论贯彻落实区委十三届六次全会精神

本报评论员

 

“打造新高地,迈上新台阶”,就是要把保障改善民生作为各项事业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把保障公共服务供给、提升群众生活品质作为关键举措,把“百姓富”作为发展上台阶的最终目的,扎实推进全面小康社会建设,让人民生活更加美好、社会更加公平正义。

区委十三届六次全会提出,要像抓经济建设一样抓民生保障,像落实发展指标一样落实民生任务,使总书记“七个更”的民生建设要求在盐都成为生动实践。

抓民生保障,要以群众需求为向导,倾力办好民生实事。要注重民生的稳定性、连续性、累积性,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办,一年接着一年干,继续推进公共文化、优质教育、创业平台、卫生惠民、托底帮扶等“十个全覆盖”工程,推动民生建设迈上新台阶。协调发展社会事业,加快腾飞路实验学校、高新区实验学校二期建设,实施好义务教育薄弱学校质量提升工程,优化镇村卫生资源配置,提速推进村(居)卫生室达标工程。加快建设125省道四期工程和331省道接线工程,提前实现农村公路提档升级、镇村公交行政村全覆盖目标,切实改善城乡交通基础设施条件。不断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加大社会保险扩面力度,加强社会救助体系建设,进一步筑牢社会保障底线。

抓民生保障,需要切实加强社会治理,促进社会和谐稳定。要完善社区网格化管理运行机制,加强区、镇、村三级社会管理服务平台建设,推动社会治理重心下移、窗口前移;加快社会治理信息化进程,推进“网格+网络”两化联动,实现社会治理信息跨部门、跨区域共享,提升社会治理智能化水平。健全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对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事项、重要决策、重点工程,要广泛征集意见,坚决防止因决策不当引发社会矛盾、造成经济损失;建立健全风险预警机制,加强对非法集资等风险的跟踪和监控,努力做到掌握在早、处置在小。坚持领导干部主动接访和机关干部下访制度,立足“及时”、“就地”,强化源头治理,全面提高信访事项的办理效率;积极构建大调解工作格局,发挥好各级各类调解组织作用,最大限度地增加和谐因素。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强化全过程监管、全领域排查、全方位预防,提高安全生产工作水平,杜绝各类重大安全生产事故,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抓民生保障,更需要大力推进生态建设,着力建设美丽盐都。要紧扣上半年创成国家生态区目标,全面加强“绿色盐都”建设,努力打造秀美城镇、田园乡村。加快绿化造林步伐,重抓城乡道路、河流两侧增绿增景,重要节点、广场游园绿化美化,突出抓好331省道盐都段生态走廊、环城高速圈生态林、盐龙湖生态苗木基地建设,确保森林覆盖率、城镇绿化覆盖率分别提高1个、3个百分点。狠抓城乡环境整治,巩固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和秸秆“双禁”成果,全面建立“五位一体”农村环境长效管护机制;继续推进“清水走廊”建设,全面启动农村河道三年整治行动,开展城市河道和饮用水源地环境综合整治,推动已建成污水处理厂规范化运行。加大生态建设力度,大力发展绿色经济、循环经济、低碳经济,加快工业园区生态化改造,深入实施节能减排,以绿色产业、绿色开发、绿色生活,实现绿色增长,着力在更高水平上建设美丽盐都、创造美好生活。

抓民生保障,还需要注重精神文明建设,积极营造氛围环境。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文化建设的主心骨,加强厚德盐都建设,积极参与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提速打造城乡一体化15分钟文化圈,促进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全面发展。牢牢把握舆论导向,培树正面典型,讲好盐都故事,弘扬主旋律,凝聚正能量,有效提升盐都知名度和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