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2018年01月04日
努力提纯领导干部政治品质
□ 商 兆 鑫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站在党和国家全局的高度,多次强调领导干部要提高政治能力、做政治上的明白人。旗帜鲜明讲政治是我们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根本要求。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党的政治建设是党的根本性建设,决定党的建设方向和效果”。对领导干部而言,品质是能力的内核,如果品质不行,能力则无足轻重。当前形势下,党员领导干部提升政治能力,重在提纯政治品质。这是党中央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对党员干部自身建设提出的新要求。如何把握这一要求并身体力行,是摆在各级领导干部面前的重大课题。
一、锻造理想追求的政治定力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指出:“保持全党在理想追求上的政治定力,自觉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忠实实践者”。坚守共产党员精神追求,坚定理想信念,始终是共产党人安身立命的根本。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是共产党员的政治灵魂,是党的各级领导干部经受住任何考验的精神支柱。理想信念就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就会经不起诱惑,导致政治上变质,经济上贪婪,生活上堕落。提纯各级领导干部的政治品质,第一位的任务就是坚定理想信念。理想信念坚定是好干部的第一位标准。当前,要把坚定理想信念作为固本培元、凝魂聚气的战略工程,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自觉自主真学真信,用理论武装廓清思想迷雾、排除思想干扰、坚定理想信念。各级领导干部要把党性原则、党性修养贯穿于工作的始终,努力做到在党言党、在党忧党、在党为党。在大是大非上,要增强政治定力,关键时刻要头脑清醒、立场坚定,根本原则问题上要旗帜鲜明、毫不含糊。面对复杂局面要增强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坚决不为噪音所扰、不为表象所惑、不为暗流所动,始终保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在日常工作上,要强化全局观念,多从政治上思考问题、把握方向,多为大局计,多算政治账,把讲政治切实贯穿于工作的全过程和发展的各方面。
二、永葆对党忠诚的政治本色
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是共产党人政治生命的基因,是党的事业枝繁叶茂的根系。对党忠诚是党员领导干部最根本的政治品质,是党性的基本要求。
绝对忠诚于党。对党忠诚,就是要始终坚定共产主义信仰,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做到虔诚而执著、至信而深厚。经受“四个考验”、防范“四个危险”,任何时候都要站稳政治立场,坚决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坚决维护习近平总书记这个核心。切实做到在思想上对标对表,在行动上紧跟紧随,在执行上坚定坚决,在落实上落地生根,使对党绝对忠诚的政治品格在思想上行动上坚如磐石、不可动摇。
践行党的宗旨。“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我们党的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党的一切奋斗和工作都是为了造福人民。中国共产党党性的精髓,就是立党为民、执政为民。全党同志特别是领导干部,无论职位高低,都是人民的公仆,必须真心实意地为人民谋利益。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的立场不能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不能忘,坚信人民群众是真正英雄的唯物史观不能丢。坚定不移地贯彻党的群众路线,把为民办实事作为履职尽责的根本,把群众满意作为工作的第一标准,诚心诚意为人民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让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秉承职业操守。领导班子是一个地方和单位的中枢神经,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指挥部。领导干部作为党的事业的组织者和推动者,肩负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责任。所处岗位的特殊性,担当职责的艰巨性,决定着领导干部必须坚持对党忠诚、淡泊名利、甘守寂寞的职业操守。领导干部要干出一番事业,造福人民群众,就要勇于做他人不想做的困难事、棘手事,敢于走别人不敢走的创业路、创新路,牢记宗旨,真抓实干。做到这一点,离不开甘于吃苦、愿意吃亏、乐于奉献牺牲的情怀。这就要求各级领导干部以平和之心对待名、以淡泊之心对待位、以知足之心对待利、以敬畏之心对待权、以进取之心对待事,始终把岗位当成干事的平台,把付出当成生活的习惯,把奉献当成生命的常态,精心谋事、潜心干事、专心做事、坦荡处事,保持不图名、不图利、默默无闻、忘我工作的精神境界。
三、铸就勇于担当的政治品质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看一个领导干部,很重要的是看有没有责任感,有没有担当精神”。敢于担当是领导干部应当具备的基本素质,体现着领导干部的胸怀、勇气、格调。当前,改革已经进入深水区,抓好落实就要坚持解放思想、改革创新,不受限于惯性思维、不停留于常规套路,如果怕触及矛盾、不敢啃硬骨头,全面深化改革将难以推进。广大党员干部要切实增强担当意识,勇于担当、勇于负责,在难题面前敢于开拓、在矛盾面前敢抓敢管、在风险面前敢担责任。这样,才能在实践中真正解决问题、战胜困难、推动发展。
忠诚履责思担当。忠诚履责是党对领导干部的基本要求,是领导干部担当精神的基本体现。在其位就要谋其政,任其职就要尽其责。领导干部必须强化“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责任意识,敬畏责任,忠诚履职,踏踏实实做事,兢兢业业工作。属于分内的事,主动办、坚决办、立即办;对于该做必做的事,高标准、严要求,讲求效率、务求实效;对于难事,善于开动脑筋,主动谋划,敢作敢为,不达目的不罢休;对损害群众利益的事,既不能熟视无睹麻木不仁,更不能助纣为虐。
一心为民敢担当。敢于负责,就是积极主动承担党和人民赋予的各项任务。勇于担责,既体现在认真负责干好工作上,更体现在有了问题、出现失误时,敢于承认,主动承担,及时改正。敢于担当,体现的是心胸,也是一种自信。党员干部对党忠诚、对党和人民事业负责,就要为党分忧,勇于做事,敢于担当,在大是大非面前敢于亮剑,在矛盾问题面前迎难而上,在危机困难关头挺身而出,对待失误敢于承担责任,面对歪风邪气坚决斗争。作为领导干部,更要事不避难,勇于担当,对党的事业、对人民群众有利的事,看准了就要大胆去做,奋勇向前。特别是在全面深化改革的新时期,各级领导干部要直面难题顽疾,不躲不绕不拖,以舍我其谁的气魄,敢于碰硬,敢作敢为,把重任扛下来。当改革涉及突破利益藩篱时,更应当把个人荣辱得失放在一边,把实现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最高价值追求,努力在破解发展难题中体现担当、在出击难题顽疾中展示担当、在攻克改革险阻中凸显担当、在兴办民生实事中彰显担当。
锲而不舍勤担当。“政如农功,不勤无以成事。”勤政是党的宗旨的具体体现。党员干部干事担当应坚持以勤为先,努力以自己的辛苦指数换来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以“马上办”的行动干事。“抓而不紧,等于不抓。”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州工作期间,大力提倡“马上就办”的作风。面对艰巨繁重的“放管服”改革和优化营商环境加快科学发展的任务,决不允许出现跟不上、慢一拍的情况,必须以“马上办”的姿态按下“快进键”,把中心工作抓牢,使重点任务抓实,推动各项工作提速提效提质。以讲奉献的情操担当。一个地区的发展,离不开千千万万党员干部的无私奉献。讲奉献,就要有一颗为党为人民矢志奋斗的心,像焦裕禄、孔繁森等那样夙夜在公,在岗一日、尽责一天,用自己的心血和汗水把“十三五”的美好蓝图变为生动现实。以“钉钉子”的韧劲创业。干事业如同钉钉子,必须不断地用锤子敲打,把口头上讲的、纸上写的、会上部署的目标任务付诸实施,落实落细。以钉钉子的精神抓工作,不让职责挂空挡,不让承诺放空炮,确保事事有着落、件件都办成。对打基础、利长远、惠民生的事,要以“功成不必在我、建功必须有我”的宽广胸怀,一以贯之抓落实,确保在重点上“哪壶不开提哪壶”,在成效上“提了哪壶开哪壶”。
四、增强纪律规矩的政治自觉
党的纪律和规矩涉及党内生活方方面面,广大党员干部都要自觉遵守。在党的所有纪律和规矩中,第一位的是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它是全党在政治方向、政治立场、政治言论、政治行动方面必须遵守的刚性约束,也是最重要、最根本、最关键的纪律和规矩。遵守党的纪律和规矩,首要的就是严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它是遵守党的全部纪律和规矩的重要基础。意识决定行动。要自觉遵守党的纪律和规矩,就必须强化纪律和规矩意识。
树立党章意识,永葆共产党人政治本色。严明政治纪律,最根本的是要严格遵守和维护党章。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章就是党的根本大法,是全党必须遵循的总规矩。”在十八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上,他要求“每一个共产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都要牢固树立党章意识,自觉用党章规范自己的一言一行。”党员干部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要牢固树立党章意识,不论担任何种职务、从事何种工作,都要牢记自己是一名在党旗下宣过誓的共产党员,时刻用入党誓词约束自己,自觉用党章规范自己的一言一行,不断加强党性修养和党性锻炼,永葆共产党人政治本色。
树立“四个意识”,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守纪律、讲规矩,第一位的要求就是要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必须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不同地区、部门、行业的工作虽然有其特殊性,但在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这个重大原则问题上,不能有丝毫的含糊。各级领导干部要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要自觉做到政治信仰不变、政治立场不移、政治方向不偏,认真贯彻执行党的民主集中制原则,切实做到个人服从组织,少数服从多数,下级服从上级,全党服从中央,时时处处保证中央的政令畅通,坚定维护党中央权威。
树立程序意识,严格用制度规范权力运行。领导工作是在一定的组织系统中运行的,是在一定的制度规则中开展的,由此保证各级党组织工作的正常秩序。这些制度规则就是党的规矩,有些已成为刚性的纪律。作为领导干部,必须懂得组织运行的程序,明确自己的权限,重大问题该请示的请示、该汇报的汇报,不允许超越权限办事。守规矩,就要讲程序,组织程序凝结着党的工作规律,必须无条件遵循。
不断提纯领导干部政治品质作为一项政治要求,需要广大党员干部终生恪守、终生实践。
理论武装是前提。提纯政治品质要建立在马克思主义科学信仰基础之上。只有把党的基本理论学深悟透,才能深刻认识党的指导思想、路线纲领的科学性正确性,增进对党的政治认同和情感认同。要把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与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结合起来,全面系统地领会掌握其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把学理论与学党史结合起来,不断增强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自觉性坚定性。把学习理论与运用理论结合起来,自觉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蕴含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学到手、用起来,贯彻到领导工作的全部实践中,转化为推动科学发展、履行职责使命的精神动力,转化为提高思想觉悟的自觉行动,在知党、爱党、信党中坚定对党的忠诚。
党性锻炼是根本。党性是党员干部立身、立业、立言、立德的基石。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性说到底就是立场问题。我们共产党人特别是领导干部都应该心胸开阔、志存高远,始终心系党、心系人民、心系国家,自觉坚持党性原则。”我们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在我们党身上集中体现的中国工人阶级的优良品质,构成了我们党的党性。我们党的党性,也就是每个共产党员所应具有的党性。我们衡量一个党员合格还是不合格,就看他是不是具有党性。可以说,党员只有具有党性才算名副其实。一个人入了党绝不意味着其党性锻炼可以一劳永逸,相反,任何党员一旦放松了思想改造和党性锻炼,就会背离党员标准,丧失共产党员的先进性。因此,为了保持共产党人优秀政治品质,每个党员干部尤其是各级领导干部都要毫无例外地把加强党性锻炼和修养作为终身课题,活到老,改造到老。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自己的头脑,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正确对待名利、地位和权力,自觉地抵御剥削阶级思想的侵蚀和金钱、物欲的诱惑,严以律己,防微杜渐,时时自重、自省、自警、自励,努力使自己成为一个具有坚强党性的共产党员。
思想纯洁是核心。对一个政党来说,能否在思想上不断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关系党的兴亡、事业的成败;对一个党员干部来说,能否在价值观、权力观、事业观上坚守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关系到立身之本、从政之基。因此,思想纯洁是马克思主义政党保持先进性纯洁性的根本。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只有思想的纯洁,才能保证品德高尚和言行的先进。党员干部只有把思想纯洁作为永恒不变的价值追求,才能坚定自己的政治立场,坚固自己的精神堡垒,升华自己的思想境界,才能始终谨记自己的党员身份,时刻不忘自己的党员责任,常怀忧党之心、恪尽兴党职责,永葆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
严肃党纪是关键。严格遵守党的纪律是无产阶级政党赖以生存发展的重要保证,也是新形势下加强党员干部政治品质建设的必然要求。党的纪律,是党的各级组织和全体共产党员应当共同遵守的行为准则,是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根本保证。增强“四个意识”,必须增强党的纪律观念,使党员干部真正懂得纪律的重要性,自觉敬畏纪律,严格遵守纪律。全体党员和各级领导干部必须深入学习党章党纪党规,了解掌握党的纪律的具体内容、基本要求和精神实质,真正懂得应该怎样做和不应该怎样做,增强用纪律规范和约束自己行为的自觉性。各级党组织在抓党员干部日常党纪教育和纪律养成的同时,对于党的各项纪律规矩,要理直气壮抓执行,做到有纪必执、执纪必严、违纪必查,从而使党的纪律建设真正做到抓教育引导内化于心、靠日常养成外化于形、以严格执纪刚化于矩。
(原发表于湖北省委党校《党政干部论坛》2017年第12期24—2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