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报平台

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内容详情
2017年12月26日

秦南:迈出 “产业强镇” 新步伐

□ 姜振军 朱海兵 陆秀全

自古商贾云集、人文荟萃,素有“积谷粮仓”美誉的秦南镇,今年再引各方关注:继摘取“全国重点建设小城镇”“中国潜水打捞之乡”“中国高空作业之乡”“电缆电气特色镇”等桂冠之后,11月18日,该镇泾口村又获得“全国文明村镇”殊荣。

昔日秦南,久负盛名,是民国革命志士、“苏北鲁迅”宋泽夫的故乡。如今秦南,政通人和,实体经济发展迅猛。据了解,今年,该镇可望实现全口径开票销售12.3亿元,同比增长19.3%。

“产业是富民之基。”秦南镇党委书记徐加晔表示,近年来,秦南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坚持“农村城镇化、新型工业化、农业现代化”并进,加快建设“新镇区、新园区、新产业”。坚持以招商选资、项目建设、优化服务为载体,重抓全民创新创业、归乡就业,助力企业技改和产学研投入,推进实体经济企业转型升级,将产业富民举措落到细实之处,进一步提升了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

 

高大上——“迟博士”到企业当技术总监

前不久,哈尔滨理工大学博士、电气绝缘与电缆系教授迟庆国再一次来到江苏亚特电缆有限公司,他坚守车间和实验室,对电缆新材料在生产过程中的运用和改进提出了指导性的建议,并准备与亚特公司展开进一步合作。

亚特电缆坐落在秦南镇全民创业园,是国家高新技术企业,“鑫亚特”商标被评为“江苏省名牌产品”,2017年销售可达1.5亿元。今年7月,亚特电缆聘请迟庆国博士为项目技术总监,他多次为该公司建言献策。“迟博士是电缆应用高分子材料方面的专家,他提出的建议具有前瞻性。”亚特电缆总经理助理顾新亚说。

“我们已展开合作,共同开发‘高导热特性无卤阻燃聚乙烯电缆’,这在国内还是空白。”今年,迟博士作为秦南镇引进的盐城市“515”领军人才,多次赴秦南开展校企合作。目前,亚特电缆已经与哈尔滨理工大学对接,确定建立企业博士工作站。通过与高校研发团队的深入合作,推动产品转型升级,进一步增强市场核心竞争力。

据了解,秦南镇加快公共创新平台建设,推进苏州大学、扬州大学、盐城工学院等应用技术与产业化中心、省内外高校与亚特电缆、荣达利机械、斑竹袜业、秦圣皮具等企业共同建设产学研联盟公共创新平台。加大研发支持力度,逐步改善科技创新基础条件,推动创新平台在新品开发、技术改造、产业培育方面更好地发挥作用。

 

凤还巢 ——退休回乡创业做“创客”

今年77岁的梁学贤,原籍是秦南镇人。上世纪50年代,聪明好学的他考入西安交大,毕业后被组织分配到北京某单位,从事科研工作。20年前,退休后的梁学贤没有选择安度晚年,而是在北京开始了自己的创业。

经过多年的打拼,梁学贤创办的企业在北京发展迅猛。2011年,为了回报故乡,他果断在家乡创办了盐城市诚益通机械制造有限责任公司。作为北京公司的全资子公司,落户家乡的盐城市诚益通公司专业生产各种高品质不锈钢等材质的精密铸件,具有独立的进出口经营权,产品销往多个国家和地区。

“园区为我们提供了厂房、道路、水电等硬件,以及优质的软服务。”盐城市诚益通公司副总经理霍德权回忆说。2015年3月19日,是值得庆祝的日子。“诚益通”在深交所成功上市,当时已经75岁高龄的梁学贤被员工称为“创客”。

像梁学贤这样回乡创业的故事,在秦南镇俯首即拾。仅今年,秦南镇就吸引在外有成人士回乡新注册企业98家,双创园获批省级孵化器项目。“新发展私营企业150户、个体工商户405户,新增工业一般纳税人企业20户,新建标准厂房35000平方米,新入园企业11家……“,秦南企业发展服务中心司彬介绍说,今年园区在原有的基础上加大投入,吸引资金超亿元,盘活闲置厂房10000平方米。这些企业的开工和生产,有力地提升了园区的规模及形象,加速了工业经济新—轮的快速发展。

 

翻一番——书写扭亏千万为盈的神话

12月11日中午,在秦南镇旭日路的东头,盐城市大明化工机械有限公司的车间里一片忙碌,工人们正安装、焊接发酵罐;北侧的三栋二期厂房正装修,即将投入使用。“过去我们是乡镇大集体,大部分都是靠手工敲敲打打。我接手企业时已经负债1000多万。”20年前,公司改制重组后,技术科长于杰成了董事长。他大胆革新,加大技术改造,很快在市场上占据了一席之地。

2016年底,为了适应生产和技改需要,该公司通过置换土地新建厂房,搬迁到了新厂区,再次投入2000多万,购进了弯管机、铣边机、制动埋弧焊等一批先进设备。“现在国内发酵罐的大型招投标,都会邀请我们参加。”于杰非常自豪地说,“发酵罐的现场制作技术,我们遥遥领先。”

“科技含量决定了产品竞争力。”该镇副镇长何超认为,该镇确立的“向科技要质量,以科技增效益,用科技求发展”的工作思路,让科技工作在加快经济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2017年,南海线缆、大明化工等5家企业申报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共有4家企业申报了江苏省民营科技企业;大明化工等企业共申报高新产品8个。“因地制宜,因企而异。不仅区镇两级政府出台了一系列关于加快工业经济发展的激励政策,扶持、鼓励企业进行技术改造、技术革新,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延伸产业链条,促进产业结构提档升级,我镇还通过了解企业实情,选择产品的核心工艺、关键技术和结构,引导企业申报符合自身发展需要的专利。”

据统计,今年以来,该镇企业和个人共申报各类专利185件;共获得专利授权85件,该企业科技创新能力得到增强,综合实力明显提升。

 

三服务——助企业发展反哺困难职工

“王总调整了我的工作,我现在工作之余,还能有时间照顾到家里。”小周是重庆人,几年前嫁到了秦南镇富康村,生有两个孩子,原本一家四口其乐融融。然而,2015年时,丈夫被查出尿毒症,全家的顶梁柱倒下了。

小周的丈夫每周要去医院透析三次,根本没法出去打工挣钱,坚强的她主动出去工作,担起养家的重任。“刚开始,她在生产车间,家里照顾不到,她也不好意思讲。”盐城市华阜服饰玩具有限公司总经理王本付得知小周家的情况后,立即将她调整到综合部,上下班时间不作要求,工资不比车间少。

“我们刚来秦南创业的时候,当地政府给予了很大的帮助,帮我们跑土地,办证照,化解矛盾。”王本付说,如今玩具厂发展很好,产品专供出口,给沃尔玛等大超市供货,今年的产值已经达到5000多万元。我认为,为困难职工做点事情,就是回报社会。

服务环境进一步优化,服务能力进一步提高。“我们充分发挥政策的引导激励作用,把企业解困与转变发展方式、推进科技创新结合起来,真正做到了全镇上下合力联动,诚心诚意为企业办实事、解难事。”该镇镇长郭宗标表示,全镇实行“三服务”制度,建立部门联动机制,结合各自职能搞好服务,加强对企业的组织协调和综合指导,及时了解、帮助企业解决生产发展中的困难,充分发挥政府引导、组织和服务功能,助推企业提质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