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报平台

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内容详情
2017年08月10日

夜读林清玄

□ 周天意

林清玄

 

读过很多散文,我最心仪的,依然是林清玄先生的。林清玄是台湾作家,他曾创造了连续三年台湾年度畅销书排行榜第一名的佳绩,作品逾百部,在华人阅读圈中赢得了“世纪中最清明的文章,人世间最玄妙的声音”的美誉。最早读过林先生的“菩提系列”,那时就被林先生的清新淡雅的文风、深厚的底蕴,以及对人生、对世界的参悟深深地吸引了。简单平实的生活故事,蕴含着细腻的情感。几句平淡的话语,足以让人一遍遍地反复回味,这就是林清玄散文的魅力。我喜欢在床头放着一本林清玄的书,睡觉前细细地阅读几篇,来一次心灵的洗涤,方可安静地睡去,一切禅理在梦中参透。

我最初是因为被他的《清音五弦》的书名所吸引,随便翻看了几页,一下子就被它打动了。于是,又接连看了他的《淡品人生》和《天心月圆》,又由《情的菩提》到《心的菩提》,本本读来,都受益匪浅。就这样,对他由陌生到熟悉,由认识到相知。读他的书,犹如在进行一场心灵对话和灵魂碰撞。一种纯洁的感觉和美好的享受。几年过去了,这份情感始终未变,他的书已经读过多遍,仍是两个字:喜欢。

林清玄的散文就像是一幅素描,简单的几笔,却勾勒出一个人心底繁杂的世界。依次读来,透过文字的表面体味着作者诚挚的情感和亲切质朴的语言,随着娓娓地叙述深入他的内心,顺着他看似散淡的思路感受他淡泊平和的生活,聆听着他对人生的顿悟。感觉仿佛在和一个有修养的长者促膝夜谈,那么宁静平和,那么超脱淡然,让人逐渐达到一种心澄境明之界。

一路读来,沉醉其中,竟忘了时间的流逝。喜欢文中那些感人至深的小故事所给人带来的大智大勇的启示。他在《前世与今生》中说:“昨天的我是今天的我的前世,明天的我就是今天的我的来生。我们的前世已经来不及参加了,让他去吧!我们希望有什么样的来生,就把握今天吧!”喜欢他对生活中一人一物、一草一木的独特感悟和深刻见解。他在《玫瑰与刺》中写道:“真正圆满的爱情,是没有任何怨恨的,就像我们爱玫瑰花,也可以承受它的刺,以及偶然的刺伤。”就这样读着、想着、思考着,不知不觉从喜欢他的文字到喜欢上一个人。喜欢他的睿智和豁达,喜欢他的精致和淡雅。林清玄教我们的是对世事的宽容豁达,看他的散文是一种享受,也是一种身心的放松。

林清玄作品中更多的是一种乡土情怀,更有一颗向佛的心。他的散文文笔流畅清新,表现了醇厚、浪漫的情感,在平易中有着感人的力量。他的散文又带着些禅学的味道,看破世俗。他在《美丽的心》中谈到写作目的:“不只是在告诉我们关于这人间的美丽,而是在唤起一些沉睡着的美丽的心。”你可以从文中看到一个超脱世俗界限的纯真世界,佛学通过文字融入了人们的思维,你随处能够体会到禅意,有一种对生命的更高层次的体验,对人生更深刻的领悟。那种辛酸甜美的回忆,告诉人们一个普通得快忘却的道理:心如止水,花儿终究会盛开在我们身旁。

烟一般的名字,水一般的散文,林先生的文章总是远离庸俗于污秽,更没有咄咄逼人的气势,而是清丽悠远,沁人心脾。这些文字里,有花的鲜美、月的皎洁、风的温柔、自然的博大,更有人性的芬芳。读他的文字,突然我觉得眼泪慢慢地从脸上滑落,为了自己已经失去了年少的纯真,失去了激情的青春,为了自己错过了那样淡然的人生而遗憾,而悔恨。许多东西已经无法挽留,像刚过去的那一秒钟!

温一壶月光,把初恋的温馨用一个精致的琉璃盒子盛装,祭奠尘世中离我远去的纯真。

 

[扩展阅读]

林清玄,台湾高雄人,当代著名作家、散文家、诗人、学者。

笔名有秦情、林漓、林大悲、林晚啼、侠安、晴轩、远亭等。著有著名散文《查塔卡的杜鹃》。文章《和时间赛跑》《桃花心木》选入人教版、北师大版小学语文课本。1953年生于中国台湾省高雄旗山。毕业于中国台湾世界新闻专科学校。曾任台湾《中国时报》海外版记者、《工商时报》经济记者、《时报杂志》主编等职。他是台湾作家中最高产的一位,也是获得各类文学奖最多的一位,被誉为“当代散文八大作家”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