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报平台

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内容详情
2017年08月10日

永葆本色创业富民

——记退伍军人、江苏建晋土石方工程有限公司董事长潘成

本报通讯员 施 峰 张惠夷 潘玉超

 

“最近两天,天气比较热,又突发雷暴雨,大家要注意安全,绝不能让工人中暑,要多煮点绿豆汤……”8月3日上午,天还没亮,潘成就来到盐渎小学体育公园的工地上,召集管理人员开会,布置当天工作。熟悉潘成的人都知道,年仅31岁的他秉承“真诚做事、真诚做人”的原则,对工程质量要求极为苛刻,但对工人却特别关心。

潘成是高新区潘黄街道何桥居委会人,2004年应征入伍,成为浙江金华某武警部队的一名战士。服役期间,他先后获得“比武第一名”、“优秀士兵”和“雷锋标兵”等荣誉。2006年底,他退役回到家乡后,曾一度茫然,不知自己未来的路究竟在何方,能干些什么?于是,他一路走、一路试,先摆摊做小吃。当时,为了买菜维系运转,他今天借邻居500元,明天借亲戚1000元,坚持半年后,因为收入难以维系养家糊口,只好放弃。后来,他又去做瓦工,可那活儿又苦又累又脏,他不甘心就这样过一辈子。

穷则思变。潘成一直在思考自己的出路。在部队干过一年司务长的他,决定自己开个饭店。他多方筹集资金,开办了誉味华城大酒店。可开饭店不像搞小吃那么简单,由于前期管理不善,加之市场竞争等因素,潘成的酒店生意清淡,几个月下来,背上了30多万元债务。但他没有气馁,而是埋头研究菜品口味,强化内部管理,提升服务水平。没过多久,他的酒店就扭亏为盈,不仅获得了创业的“第一桶金”,更赢得了顾客的口碑,酒店月营业额高峰时超过170万元。

就在酒店生意开始红火的时候,潘成又动起了更大的“心思”。他认为,仅靠单纯的餐饮业,远远不能实现自己创业致富、造福乡亲的愿望,必须寻找新的发展方向。2010年8月,他决定借助区位优势,挺进建筑领域,创建了江苏建晋土石方工程有限公司。并不懂行的潘成,坚持边做边学,从原料采购到招标,再到质量管理,他沉下身子、静下心来,在干中学,在学中干,一个流程一个流程的亲自跑。承接第一个项目时,他带领仅有的3名员工,吃辛受苦,共同努力,在规定工期内,圆满完成了城南新区九纵沟、八纵沟、小新河等累计30多公里长的河道疏浚工程。随着市场的不断拓展,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他又注册成立了江苏宏川源建设有限公司。至目前,公司已拥有近8000万元资产,年工程建安产值高达2亿元。

“一个人富了不算富,我要竭尽所能,带动乡邻共同富裕。这就是我们这些当过兵、扛过枪的退伍军人所追求的目标。”如今,脱下军装、换上工装的潘成,在做大做强企业的同时,积极履行社会责任,不断创造就业岗位,帮助社会富余劳动力就近就业。目前,在他公司上班的就有近200人,工程施工带动社会就业600人左右。潘成表示,要与公司员工携手实现人生梦想,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