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2016年12月24日
一群人的“苦旅”
□ 李 猛
读完一本书,我照例要写篇读后感。可对新版的《文化苦旅》,我却迟迟未能动笔。
余秋雨在《黄州突围》中有一个著名的论断:“小人牵着大师,大师牵着历史。”我们不难推断出“历史被小人牵着走。”文化的脆弱可想而知了。创造一段文化,可能需要一个朝代倾尽全力;而毁灭文化,只要几个小人就够了。比如《道士塔》中的王道士、斯坦因,《莫高窟》中的兰登·华尔纳。当然,总有一些人在维系着文化的命脉。《莫高窟》中的陈万里如此,《风雨天一阁》中的范钦、张元济如此。余秋雨也是如此。如果,不是他抛开一切职务,放下一切杂念,穿草原,渡黄河,越长城,走沙漠,探西域,我们很难发现中华文明的光彩后面的伤痛。然而,他并非要揭中华文化的伤疤,也无意揪出制造文化冤冢的罪魁祸首,他只是凭着知识分子的良知,以国内学者少有的实证精神去考察、去记录,以唤醒更多人对文化的尊重与呵护。
新版的《文化苦旅》中除了“如梦起点”(《牌坊》《寺庙》《信客》)“中国之旅”“世界之旅”之外,还有“人生之旅”。这部分有着更为丰富的情感体察与人性叩问。他用诚恳的态度、崇敬的心情追忆那些创造文化的大师们——谢晋、巴金、黄佐临等。“高贵的生命要创造文化,必然会经历坎坷。”然而,历经坎坷,文化之光才显得耀眼,高贵的生命才能长存。“文革”结束,谢晋把整个民族带进一个艰难而美丽的苏醒过程。余秋雨赞许他说:“谢晋最大的成果在于用自己的生命接通了中国电影在一九四九年之后的曲折逻辑。”我不懂戏剧、电影,也不懂余秋雨的赞誉有多大分量,但是我喜欢余秋雨讲述的关于谢晋的故事。他真实正直、爱憎分明,不势力,敢于做自己。他对艺术的热爱更让人佩服。已是风烛残年,他仍然有喷涌的艺术激情,仍有很多完成不了的创作计划。可是谁能想到,这么一个文化巨人,却有一个破败不堪、阴霾笼罩的家庭!他有四个孩子,只有谢衍脑子正常,其他三个都有智力残缺。然而,这个父亲却没有任何的嫌弃甚至是抱怨,他拖着疲乏的身体回家,打开门,迎接他的是一个常人难以想象的荒唐错乱又压抑的世界,但是他却能把孩子们当成艺术品一样欣赏。他是伟大的导演,给世人带去伟大的艺术作品。他也是命运之剧的最佳男主角,把悲苦的人生演绎得温暖而又高贵。
读罢新版的《文化苦旅》,掩卷沉思,梳理思绪,我发现心中有了不少感触。当这些思绪付诸文字时,其实已是自己的读后感了,只是故事还没结束。暑假前,我约几位学生共读《文化苦旅》。我知道这不是一本轻松的书,就是希望孩子们能在这个阶段读点大开眼界、启迪智慧、润泽心灵的作品。我们进行在线交流,他们谈了自己喜欢的篇目,都说喜欢故事性较强的《信客》《牌坊》《寺庙》,而读后面的内容尤其是“世界之旅”“人生之旅”有些费劲。费劲就对了。余秋雨先生考察文化的过程是艰苦的,他的心情也是沉重的。尤其,他发现中华文化的脆弱、当代文化之弊,深感文化之痛。其实,他自己也处在以文化为名的“枪林弹雨”中,深受其害。但是他没有停下追寻的脚步。“那就带痛而行,并把它交付给下一代。以痛握脉,以痛传代。”
是的,在那个暑假,就有一群人在读《文化苦旅》,在网络空间里厮磨,在思索中华文化的灿烂与伤痛之中“苦旅”。